乐教与乐学——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提质 论文.docx

乐教与乐学——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提质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教与乐学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提质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科学的教育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阶段不同学科的教育中,对学校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科学教育观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减负、增效、提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作为教学的主线任务。本文论述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乐教”和“乐学”双重角度出发,阐述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提质的办法,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优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乐教;乐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

素质教育讲求“减负”。而减负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将教学内容直接删减、让学习难度降低,更不是盲目减少学习的时间。而是帮助学生们在更小的压力下获取更广泛的知识。所以“增效”是“减负”的必然结果,增效主要是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教师和学生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精炼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渐进。“提质”是“增效”的决定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达到“增效”的目的。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正是因为现阶段还处于教学改革衔接转折的关键时间点,对于推进素质教学、在平衡“减负”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没有既定的、可以借鉴的经验作为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在教师和学生在反复的践行和磨合中不断吸收教训和积累经验。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模式基本上是以最终的考试分数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这一指向性标准就导致了教学目的单一性,知识的学习独享尊荣。对学生塑造人格和培养情感等方面的引导基本是缺失的状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固定,不论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学习接受吸收能力是否具有差异性,往往都是实行完全一致的无差别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质和认知需求,最后就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容易出现水平差异。

在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授课方法有一定的限制,对教师教学备课内容,如在课堂上“重点教什么,具体怎么讲”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从表面上看,教师授课也是熟练老道,内容清晰,结构分明。但是从实际状态来进行分析,这种限定的模式教学存在“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缺陷。将教师的教授作用刻画的“浓墨重彩”,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就理所当然的接受什么。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自然过程,先对知识存疑、再认知选择、后深入探索、最后启发创造。

如在学习《对韵歌》一课过程中,“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青山对绿水,柳绿对桃红。”从整个课程内容和结构来看理解并不困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内容和知识讲的清楚明白,学生也能轻易接受和认可教师的讲解。可是在从内心接受和认可既定的规则之后,学生就很难产生像“云为什么对雨,不能对别的事物?”、“雪为什么不能对雨?”等这样的疑问,觉得既然教师这样教,那就是这样完成了学习认知。导致了学生认知过程局限,容易产生依赖懒惰思想。

(二)教师引导作用的缺失

正因为可能意识到了传统化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新教育理念追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催动下,往往又会产生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分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反而让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得发挥。

在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会觉得如果对学生讲得太多,就又会有支持传统教学模式复辟的嫌疑,所以很难把握引导的“尺度”。实际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有条件的[[]王军

[]王军.以乐教乐学为切入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20(1):2.

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有“一心向学”的自制力和决心,如果教师的引导作用缺失,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绝对“自由”,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像是脱缰的野马,最后会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教学的严肃性和严谨性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以学生为主体,融合教师的有效引导,才是新教育理念的正确实施的方式。

(三)过份注重技巧脱离实际

教无定法。在课堂上,为了讲求教学形式和授课技巧的标新立异,教师通常会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如分组探究、问题引入、内容演绎等。但是往往因为选择的方式并不符合相关课程内容,导致有些学生在进行思考和探究时不得其所,难以入手;也有些问题的引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脱离,难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在分组学习中,也可能因为时间不充裕,缺乏精心的组织和充分的准备,没有形成有效的小组管理机制,就会导致学习讨论敷衍潦草进行。

这种过份注重技巧脱离实际的教学习惯,容易给人造成学生“活跃”、“自主”学习的假象,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那基本上就表示这门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如教师的教学形式脱离实际,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引导,强行灌输知识,就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觉得自身可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