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艺术特点.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腔的艺术特点

秦腔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个性特征十分

鲜明。秦腔具有舒展大方、跌宕起伏、幽怨感伤、遒劲雄厚、自然朴

实等特点。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秦腔的艺术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

帮助!

秦腔

秦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QinqiangOpera),别称“梆

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

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

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

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

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

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

丰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Ⅳ-16。

脸谱

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

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

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

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

寓意明朗,性格突出,格调“火暴”,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

秦腔脸谱历史悠久,在陕西武功境内出土的明代“康海脸谱”是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秦腔脸谱,陕、甘两省的秦腔由于各自形成了不同

的演出风格,故在脸谱塑造上也涌现出了许多流派,比如甘肃秦腔就

有陇南派脸谱、陇东派脸谱和代表甘肃中路秦腔的“耿派”脸谱,陕

西各路秦腔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秦腔脸谱。

秦腔脸谱作为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的舞台美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谱绘制风格古典独特,体系完整,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

三大脸谱系统,且对国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秦腔脸谱,作为秦腔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一套

完整体系,多年来一直保持。对于秦腔脸谱的特点及其与京剧脸谱的

关系,著名京剧研究家、京剧脸谱绘制大家、九十余岁高龄的刘曾复

先生在《浅谈秦腔脸谱》一文中有精彩的论述:“在发展中,京剧也

很自然地向花部中重要剧种秦腔吸取非常有益的经验,包括脸谱。

秦腔脸谱总的来说比现行京剧净角脸谱复杂,特别是眉眼花纹比

较碎。现行京剧净角脸谱虽然比较简单整齐,但是京剧早年的脸谱中

许多碎脸和歪脸的花纹还是细碎的。秦腔脸谱的复杂表明它比现行京

剧净角脸谱古典。

秦腔脸谱中有许多脸谱与京剧脸谱大同小异,例如关羽、包拯、

孟良、焦赞、呼延赞、李元霸等。……京剧界中有一种传统的说法,秦

腔歪脸勾得好。

现行京剧净角脸谱歪脸较少,京剧早年的净角脸谱中歪脸则较多。

《定军山》夏侯渊、《反西凉》许褚、《白水滩》青面虎等早年都勾

歪脸,但是今天的京剧中这些角色都改用正脸了。今天京剧净角脸谱

在歪脸的应用上不如秦腔脸谱古典。”

题材

秦腔所演的剧目数以万计,传统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

材广泛,内容纷繁。因时代久远,佚散颇多,据原陕西省剧目工作室

(现省艺术研究所)1958年挖掘整理的统计仅存约3000多本。这些剧

目主要以反映历史事件的悲剧、正剧居多,表现民间生活、婚姻爱情

的剧目有占有一定比例。历史剧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

“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其中三国戏

有108个,杨家将戏有85个。其他题材还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

案戏。

辛亥革命后,西安易俗社30多位剧作家共编辑出了550多个剧

本,其中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李桐轩、李约祉五人成就最高,

这些剧目中,《三回头》、《三滴血》、《夺锦楼》、《双锦衣》、

《软玉屏》、《柜中缘》、《小姑贤》、《庚娘传》、《韩宝英》等

成为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另外,在革命边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秦腔现

代戏剧作家,创作剧本计有200多个,其中以翎成就最高,代表剧目

有《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等等。建国后整理、改编的

剧目有《游龟山》、《游西湖》、《三滴血》、《赵氏孤儿》、《窦

娥冤》、《铡美案》、《破宁国》、《四进士》、《白蛇传》、《法

门寺》、《烈火扬州》等,创作的现代戏中以《

文档评论(0)

135****4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