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庄子对道德问题的归因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庄子对道德问题的归因分析

谭维智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济南250014)

摘要:庄子把道德解释成自然而然的东西,并由此出发希望从根源上去除人类之恶,重

建道德基础。道德问题的产生,原因往往是由于对道德的执著、道德的外在功利性和目的性

以及由儒家所倡导的不恰当的道德教育方式。从这样的归因分析出发,得出解决人的道德堕

落问题的策略,根本的一条就是去除破坏人的自然本性的各种欲望、道德知识以及道德规范。

关键词:庄子;道德问题;归因;分析

庄子把道德看作是人的自然本性,道德本身是自足的,因此不存在不足的问题,而只有

过度或者多余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道德与缺德的矛盾,而是道德与“德荡”的矛

盾。根据对道德问题的这种认识,庄子把不道德的存在、不道德问题的产生都归结为“多于”

或者“超过”了人的自然本性而带来的问题。

一、执著于道德导致对道德的破坏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庄子理想中的有道德的人至少具备这样四个方

面的品德:一是忘怀于物;二是淡情寡欲;三是不计生死,随物而变,应时而行;四是顺应

自然。庄子所说的“德是指得于道,体现大道精神之谓,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限于特定的人

伦关系的行为规范,而是由人际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置于广大的宇宙自然之中,

以体现宇宙人生的根源性、整体性和规律性。能够认识宇宙的规律性、无限性以及人与自然

之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人,就是有德之人。”[1]

违背了或者改变了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不道德的,但是很多时候不道德的产生,往往是

出于道德本身的原因。庄子把这种现象称为“德荡”,强调道德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

自然本性),超过了这个范围,就叫德荡。德荡的问题就是“多”、“超过”的问题。

(一)追求道德高标导致德荡的问题

儒家主张见贤思齐,教育人向圣贤学习,强调做善人就要出名,要成“圣贤之名”,成

为普通人学习的榜样。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高标。庄子推崇的有德之人则完全不为名所动: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

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让王》)

天子之名、圣贤之名他是根本不看在眼里的。

反过来说,一般人的道德修养,为什么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而出现德荡的问题呢?因为

受虚荣心、名利心的影响。为了达至道德高标,求取名利,可以不择手段去做。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人间世》)

在庄子看来,当一个人把自己置于道德模范、圣人之类的道德高标之下,以自己的德行和知

识去感化别人的时候,他实际上是把自己看成善的象征,同时把别人看成是恶的代表,并借

由自己的善来突显别人的恶,用别人的恶来显示自己的善,进而成就自己的圣贤之名。不是

说德行和知识不是好事,而是说为了达到道德高标、求圣贤之名而求德行的话,道德行为和

道德知识就变成了坏事,就走向了道德的反面。人为了名利做出超出自然本性的事情,彰显

自己的善行和关于道德的知识就是一种过度的表现,善行和道德知识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表

现出来,被名利所用,就不是道德的了。

(二)对规范的执著导致德荡的问题

儒家把道德的规范看得很重要,强调“择善而固执之”,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严格要

求别人按照道德规范来做。这也是德荡的一种表现。

庄子批评对规范的执著意在强调道德是不能勉强的,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别人去做道德的

事。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

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人间世》)

即使是一个德性淳厚、同时也不是出于与人争夺名利的目的去教育人的有德之人,由于别人

并不了解他,他如果强行用伦理规范的言论在别人面前夸耀,别人也会以为他是在有意揭露

自己的过错来显示他的美德,而认为他是在害人。这样的人就叫“灾人”。害别人的人,别

人一定反过来害他。虽然是出于道德的原因,但别人并不知道,这样就由道德的教化引发了

别人不道德行为的产生。

在《大宗师》篇庄子刻画了一个总想教育别人的颜回的形象,他一直在找更高明的、更

有效的教育策略,

文档评论(0)

189****66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