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貌现状及发展方向.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

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

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

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

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

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

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

引言

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

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

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1]贵州喀

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

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n-9°

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

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

1.76*105km2。[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

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

展。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

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

1.1成因研究

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

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

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3]

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

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

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

叠统,下、中三叠统。[4]

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

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5]

2006年以来,通过运用高分辨率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对岩溶水

文(水位、流量)、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ph值、电导率、hco

等)和土壤空气co2进行连续监测,不但证明了岩溶作用的迅速

变化过程,而且揭示了水——岩——气耦合作用规律。[6,7]

1.2演化研究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具体过程为,早期可溶性岩石受到隔水岩层

的阻隔基本不和空气中co2反应和作用。但随着隔水层受到流水作

用与风化作用的共同影响逐渐剥蚀,使得可溶性岩石能够与水中、

空气中的co2进行溶蚀反应——caco3+co2+h2o==ca(hco3)2。

随后,溶蚀作用向可溶性岩石中节理发育较强的地方延伸,将岩石

中节理不断扩大,这样就形成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溶洞。接着,

当溶洞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又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使其不断坍塌,

形成地表的各种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峰丛、峰林和孤峰、溶蚀洼地、

落水洞等。

1.3分区研究

喀斯特地貌由于受到岩石与co2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又

和气温、物质纯度、反应时间等有直接联系,因此喀斯特地貌又常

以气候区域和岩石结构两种方式进行分区。

首先,在气候区域分区中《中国岩溶学》一书将中国喀斯特地

貌分为:热带及亚热带岩溶区;中国高山和高原岩溶区;中国干旱

岩溶区;半干旱岩溶区;温带岩溶区;海滨岩溶区。其中,贵州所

处的热带亚热带岩溶区又以秦岭、淮河为北界,西界则沿四川盆地

西部山地边缘向南延伸至云南昭通、潞西一线。[8]

在用地带性对中国喀斯特地貌进行划分的过程中,仍然遵循的

是气候带中水热条件的差异性。《中国喀斯特地带性分区与喀斯特

地质园发展前景》一文中将喀斯特地貌分为热带型、温带——亚热

带型、温带型、高寒型等。其中,把贵州南部、广西、湖南南部、

云南东部和纬度比桂林更低的地区称为热带型,峰林地形是这一类

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标志;川东、鄂西山地和贵州高原大部分地区

属温带--亚热带型,洼地、漏斗、竖井等负地形比较发育。[9]

其次,再以岩石结构进行分区时,需考虑大地构造、岩石理化

特性等因素。就贵州而言,由于新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喀斯特地貌

的区域分布特点为:黔东北以

文档评论(0)

151****9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