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简介.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鼓书院简介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

衡州名士李宽【李宽(619年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在石鼓山寻真观【寻

真观,旧为道士修炼之地。宽为山主,乃改道院为学舍,辟寻真观为读书之所”、“立学祠

先圣及招诸生,弦诵其中”。唐贞观年间(627—650),衡州刺史齐映在石鼓山上建“合江亭”。

唐永贞元年(805),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

他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诗人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

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

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

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自郴州至衡州,游览石鼓山,写下《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

李宽原名李景俭,又名宽中,字裕卿,自幼饱读诗书,却无意仕途,唐元和元年(806)

由巩昌(今甘肃陇西)来衡阳,游览石鼓山,仰慕韩愈【唐贞元二年(788年)韩愈十

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

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

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

之门,均被拒之门外。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

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

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

机构任职开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之大气与“三江汇流”之景致,遂在此结庐读书,时称“李秀才书

院”,亦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元和五年(810),吕温谪刺衡州,以文学饰吏治,游宴觞

咏,风雅称盛(此诗系吕温任衡州刺史的第二年(811)夏所作),对于后来石鼓书院的发展

确有“提携”之功。至唐末,大批读书人来此读书学习。宋至道三年(997),李秀才的族人李

士真请与郡守,重建石鼓书院。宋景佑三年(1035),宋仁宗钦赐《石鼓书院》扁额,石鼓

书院正式命名,遂与河南的睢阳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并称为全国四

大书院。此后,朱熹、张栻曾来石鼓书院讲学,周敦颐在衡阳作《爱莲说》,黄幹为石鼓书

院筹集学田。明万历中(1587—1598),李宽与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幹

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吕温“愿君此地攻文字”的美好祝福得以实现。】

书院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

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

鼓书院

历史发展

: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

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

蒸湘攻错玉,鼓响衡阳岳震南天”!但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

战中毁于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阳市政府重修石鼓书院。

北魏时期

石鼓之名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

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

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

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山北面有一石洞,名为“朱

陵后洞”,《水经注》上说“有石鼓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意思是说

如果在“朱陵后洞”内听到湘江水的鸣叫,就会发生战争;《潇湘听雨录》记载:此洞

为“灵洞”、“真仙遗迹”,在此祈祷能求子、除病。

三国时期

建安20年(215年)武侯诸葛亮居住在石鼓山,督零陵【零陵县与今天的永州市区

完全吻合。】、长沙、桂阳【今郴州市内】三郡军赋。因此,后人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

侯庙”(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后被迁移至石鼓山上李忠节祠旁,改名为“武侯祠”

【祠内有张南轩书《武侯祠记》(楷书体书),此碑在抗日战争时期流失】。

唐贞观时期:(公元627-650

文档评论(0)

184****12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