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卷第2期储能科学与技术Vol.9No.2
2020年3月EnergyStorageScienceandTechnologyMar.2020
庆祝陈立泉院士八十寿辰专刊
锂离子电池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111221,3,41,3,4,53,53,5
周军华,罗飞,褚赓,刘柏男,陆浩,郑杰允,李泓,黄学杰,陈立泉
12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溧阳213300;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34
10019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江苏
5
溧阳213300;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摘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二次电池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硅基材料理论比容量远超石墨,
是目前公认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1999年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纳米化对于硅负
极性能提升的重要作用以来,持续对纳米硅基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及产业化应用进行了大量探索,主要包括
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脱嵌锂机理、结构及形貌的动态演变过程、应力积累与裂纹的产生和SEI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等内容。本文将对这些工作的一些基础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今后负极材料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