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之后我们的选择_21.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sars之后我们的选择

SARS之后我们的选择从来没有一个春天这样动人心魄。

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如此难以忘怀。

一场非典灾难,使中华民族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数月来,章丘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果断科学决策下,和衷共济,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挑战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也考验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

如何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如何构筑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长效机制?这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难题。

非典为何如此肆虐?不是因为病毒的传染性太强,而是因为我们的预警机制太弱。

由于缺乏未雨绸缪的公共卫生意识,缺乏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非典迅速蔓延,导致全国5000多人感染,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影响,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非典启示我们:

只有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筑起疾病预防控制的牢固防线,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面对SARS,我们的缺陷在哪里经过一场非典疫情的洗礼,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

一是缺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

不论从全国还是从我市来看,防治非典的初期,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弱,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

我市已有传染病报告、职业病报告、食物中毒报告、环境中毒报告等疫情报告系统,但一般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层层收集上报,漏报情况比较严重,某些病种的漏报率甚至超过90%。

在非典疫情出现前期,疫情报告系统反应迟钝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除了鼠疫、霍乱两种甲类传染病外,其余20多种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按规定均采取旬报、月报、年报制度,时限较宽,其二,一般情况下是由医院通过病人发现病情,但医院却游离在疫情报告系统之外,医生需手工填写报告卡,再将卡片寄往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若等到报告卡片攒多了一块儿寄,时间会拖得更长。

其三,乡镇以下疫情收集困难较大,由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效益较差,政府没有拨专项经费,报告疫情得自己掏腰包。

这样的疫情报告系统是无法胜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监测任务的。

只有从制度上构筑信息披露的畅通机制,才是能够让我们乐观面对未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坚实屏障。

二是现有应急体系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

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在构筑时,就不是针对偶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尽管疾病控制机构近年不断深化改革,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在机制、能力、队伍建设上,仍然离有效处理各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相去甚远。

1、机制未理顺。

长期以来,我市乡镇防保站隶属乡镇卫生院,各防保站人员、设备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与市防疫站开展工作不合拍,关系未理顺,工作效率低。

颇切需要卫生防疫体系大变革,强化卫生防疫工作。

2、缺乏处理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中毒事件的专业队伍。

长期以来,重治轻防的观念,导致卫生防疫部门特别是乡镇防保站(所)人员学历水平、识水平比同级医院低。

尽管国家颁发了《执业医师法》,但非专业人员仍在从事预防医学,占防疫人员%,一些护士职称的人驻进了卫生防疫部门,转成了公共卫生医师,甚至无专业也可在此安营扎寨。

3、设备陈旧,精密仪器缺如。

我市公共卫生检验设备多为八十年代中期产品,陈旧落后,有的已经淘汰报废,我市只拥有县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西郊)基本设备的21.82%,检验能力相当于基本能力的59.66%,推荐能力的15.11%。

在最近省卫生厅进行的全省疾病控制机构基本情况调查中,共列有14品类必备大型仪器设备,我市仅有4台件,且2台已经报废,仪器设备的严重不足,检验能力水平低,难以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

与全市人民的健康需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市大市、强市的形象与地位难相适应。

三是法律支撑存在欠缺。

面对突发的疫情,往往需要的是卫生、公安、商业、财政、环保等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但由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部门间的职责分工没有从法律层面加以规定,很难形成政府多部门联动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

再加上长期部门条块分割所导致的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