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2).docxVIP

第6课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2).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识文会意,走近老庄思想

诵读理解,疏通文意

(一)《〈老子〉四章》

(1)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二)《五石之瓠》

(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eq\o(,\s\do4(·,))()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3)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概括内容,绘制导图

1.《〈老子〉四章》围绕论道、修身、治国展开哲理思辨,行文冷静、深刻,极富辩证色彩。请结合课文内容,填出下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2.《五石之瓠》借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展开说理,凸显了小大之辩、“无用”之大用。请结合课文内容,填出下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默写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四章》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就是如果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到最后还像开始的时候那么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他的一生就没有败事可言了。

(3)《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却毫无用处。

解道家辩证思想,赏老庄文学艺术

展示辩证概念

1.

矛盾统一概念

相关章句

老子、庄子的态度

“有”和“无”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成”和“败”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不败。

“有为”和“无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大”和“小”

“大”:惠子认为葫芦大而无用;庄子认为他拙于用大,可以使之浮于江湖。

“小”:宋人之药,有人用它不龟手,有人却凭它获得封赏。

展示精神艺术延续

2.有人说,在中国文化史上,道家思想对陶渊明、李白、苏轼的滋养最深。下面分别以他们三人的角度,在朋友圈发文,展示他们是如何承袭道家文化的。

(1)陶渊明推文:谢谢你,教我选择自然和隐逸。

请写出陶渊明事例和诗文的承袭之处。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推文:谢谢你,教我选择自信和浪漫。

请写出李白诗文对庄子的承袭之处。

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推文:谢谢你,教我选择洒脱和看淡。

①写出苏轼散文中对道家辩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