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王金柱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熟读成诵,让学生了解本文表现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认识并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

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

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了解作者、作品、时代背景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

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才41岁,从此

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羸疾一起折磨着他,63岁去世。后人称之靖节先

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

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

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就表现它的形

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

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

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

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

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就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夹(jiā)岸俨(yǎn)然豁(huò)然阡陌(qiānmò)垂髫(tiáo)

......

怡(y)í然邑(y)ì人便要(yāo)还家刘子骥(j)ì

....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四、自主学习、合作翻译

(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

“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