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15第五单元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VIP

新高考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15第五单元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2024·济宁)下图为晚清一份奏议的内容摘求。该奏议旨在提倡(D)

方今之病,在笃守旧法而不知变,《高校》言“日新又新”,《孟子》称“新子之国”,《论语》:“孝子毋改父道,不过三年”,然则三年之后,必改可知,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弊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

A.师夷长技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自强”“求富” D.维新变法

[解析]材料“方今之病,在笃守旧法而不知变”“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弊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体现变法改革的主见,D项正确;“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及“自强求富”的口号与材料无关,A、B、C三项解除。

2.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殊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学问和社会科学学问,其机关报《强学报》采纳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可见,强学会(D)

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 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

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 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

[解析]强学会强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接受西方习惯的同时,采纳孔子纪年等,体现出强学会具有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D项正确;西学观念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材料的整体,A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B项错误;材料与忧患意识的觉醒无关,C项错误。

3.(2024·烟台)梁启超于1903年提出了“合族民族主义”主见,即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并称国家要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界”,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目标。由此可知,梁启超(C)

A.呼吁各民族团结共同推翻清政府

B.主见消退满汉差异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的理念

D.具有明显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

[解析]依据材料“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目标”可知,梁启超主见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认同,其思想中包含了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等进步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其主见推翻清政府,故解除A项;材料“平满汉之界”主要是指促进民族融合,缓和满汉冲突等,并不是笼统地消退满汉的差异,故解除B项;梁启超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打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故解除D项。

4.下表为《京师高校堂章程》规定的课程。这体现了章程制订者(C)

科目分类

具体课程

一般学

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

特地学

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律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

A.讲究政治改革的策略 B.坚持儒家思想不行动摇

C.追求中西文化的贯穿 D.认为科技是救亡之根本

[解析]从材料“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可以看出,当时京师高校堂的课程既有传统课程又有西方新式课程,说明当时章程制订者追求中西文化的贯穿,C项正确;材料与政治改革策略无关,A项解除;教授儒家课程只是材料的一方面,材料还有西方课程的设置,B项解除;京师高校堂是在戊戌变法时期设置的,当时主见政治变革,并非是科技变革,D项解除。

5.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一些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D)

A.不顾士民反对坚决废除科举

B.各省督抚大力支持维新变法

C.着手兴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才

D.适应形势变更调整取士制度

[解析]从材料中的“废八股,改试策论”“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等信息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内容在进行适当调整,反映出当时清政府为适应形势变更在调整取士制度,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的“废八股”不是废除科举,解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各省督抚的看法,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变更,没有涉及清政府办学堂的状况,解除C项。

6.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反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途,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D)

A.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

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

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6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