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地权源流——追寻土地制度演变恩格斯说“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共享成果土地公有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公田”、“私田”井田制:商周时期: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大田》瓦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商鞅变法条令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根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春秋税制改革法律:战国商鞅变法一、地权源流——追寻土地制度演变马克思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战国时代农民的份地,就具有这种私有财产的性质。土地制度基本形态嬗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改革家”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他们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一番有作为的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时俱进土地制度基本形态嬗变或内部结构的调整在较大程度上也会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探讨土地兼并问题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思考宋代时期,农民阿三娶妻王氏,家有10亩地,育一子,子病重,为治病,变卖土地,张财主趁机压价,阿三不得不含泪咬牙接受。结果,子病愈,钱花完,地没了。张财主本身家财万贯,但并不满足,趁火打劫阿三家的土地只是其恶行之一。1、阿三的遭遇反映了什么现象?2、在战国至以后的封建社会普遍吗?3、原因是什么?一个农民的遭遇(一)听故事析原因二、地权流变——探讨土地兼并问题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主要方式:土地买卖宋代政府:不抑兼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二、地权流变——探讨土地兼并问题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清·陶煦《租核·推原》乔家大院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思想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二)读唐诗看现状此诗反映了中唐哪一的社会现象?会带来怎样的危害?题兴化寺园亭唐贾岛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一首诗里的历史自耕农破产国家赋税收入减少激化社会矛盾土地兼并思考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均田制土地国有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20亩…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乐迁者听逐空荒。…卖者坐(处罚)如律。均田制推行的原因、内容及实质?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历史上一次土地的革命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抑制土地兼并。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为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关注民生均田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让每个公民平等地享有土地资源.体现了人本思想——感悟经营方式变化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三、地权分割——感悟经营方式变化出现普遍仅次自耕农普及全国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租佃关系发展自耕农经营土地兼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