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友邦惊诧论》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上册.pptx

1.2《友邦惊诧论》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友邦惊诧鲁迅论1

学标一、学习本文针对敌方的论点与论据层层批驳的方法,了解驳论文的结构。二、了解本文的反语、对比、排比、反复和摹拟等手法的作用并学习运用。三、注意把握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深入体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习目2

写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强占中国东北,之后不断扩大侵略。而当时的国际联盟(国联)名义上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国际争端等,但实际上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绥靖政策,甚至有包庇纵容之态,并没有对日本的侵略进行有力的制裁和阻止。1931年各地爱国学生先后三次到南京举行请愿活动。起初国民党反动政府还采取欺骗手段,让学生回去“安心读书”,之后则撕下伪装。1931年12月17日,蒋介石下令屠杀向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的学生,死者30余人,伤者百余人,被捕失踪者不计其数。12月18日,国民党中央政府通电各军政当局,反诬请愿学生“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并说“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这样的危急时刻,鲁迅先生挺身而出,针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电文以及背后所反映的反动本质和对帝国主义“友邦”的奴颜婢膝进行批判,写下了这篇犀利的战斗杂文。3

知人论世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二、知人论世《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鲁迅的小说取材于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92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小说集散文、散文诗集杂文集

杂文杂文又称文艺政论文,短小精悍、精辟犀利,有强烈的文学性,是锐利的针砭时弊的议论文,兼有“匕首”“投枪”的特点。鲁迅杂文的特点:攻击性、否定性、批判性、隐蔽性、偏激性。《友邦惊诧论》以时事为批判对象,针对国民党反动政府污蔑学生爱国请愿行为以及其所谓“友邦惊诧”的言论进行了尖锐的驳斥和批判。它具有议论的逻辑性和说理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那样中规中矩,而是以更加灵活、泼辣、讽刺、幽默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观点。6

从字面看“友邦”本应是友好国家、友好邦交国的意思。但文中所指的“友邦”实际上是指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它们在当时的背景下与国民党反动政府有着复杂的关系,支持其打内战等反动行径,并且处处维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其在中国的利益。从鲁迅的立场和文章批判的角度来看,所谓“友邦”是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称呼,它们并不是真正站在中国和中国人民立场上的友好国家。三、解题——拓展知识

文章脉络梳理1、交代学生请愿情况,引出敌论论点和论据。(第1段)2、驳敌论论点。(2-7段)第一层(2-4段):驳“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第二层(5段):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第三层(6、7段):揭示党国和友邦狼狈为奸的主奴关系。3、驳敌论论据。(附录)8

(一)解析第一部分。

1.齐读。2.提出疑问,教师回答。3.作者树立的批驳的靶子是什么?即敌论点、敌论据是什么?9

(二)第二部分1.设问:读2-4段,看看本层是针对什么进行批驳的?又是如何进行批驳的?2.提问、归纳。(1)批驳敌论点中的“友邦人士,莫名惊诧”,揭露“友邦”的丑恶本质。(2)本层运用反语、排比、反复对比等方法,揭露“友邦”与日本帝国主义是一伙。是国民党政府的“友邦”。揭露了“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与国民党政府都是镇压人民的反动派。从而批驳了敌论中“友邦人士,莫名惊诧”。10

第二层(5)1.设问:看看本层是针对什么进行批驳的?又是如何进行批驳的?2.提问、归纳。(1)批驳敌论中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本层运用反语、排比、反复等方法,揭露了所谓“党国”对帝国主义屈膝投降与人民为敌的反动面目,及“友邦人士”与“国府”的关系。层层深入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对内镇压、对外投降卖国的丑恶行径。11

第三层(6、7)1.设问:读6、7段,找关键词,分析这些词语的表意作用。你还发现本层用什么方法论述达到了讽刺效果?2.提问、归纳。(1)揭露了“友邦”“党国”的反动本质,他们狼狈为奸、互相勾结镇压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罪行。揭示“友邦”与军政当局的主奴关系及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政策。(2)怎样理解“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这是用模拟语气,运用反语、

文档评论(0)

165****6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00430140001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