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pptx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

(其一);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作者简介;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天,便声称“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的诗人。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1.听录音朗读,检测生字词。;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大意。;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大意。;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大意。;3.“归园田居”诗眼是哪个字?;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原因)??;2.为何而归?(原因)??;3.归向何处?;这里主要写美好的田园生活。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融情于景)。“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是近景的简笔勾勒,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优美。迷蒙的村庄、隐约的炊烟是远景的淡笔描画,显示周边环境的幽静。“狗吠、鸡鸣”,表面上是写声音、动作,这里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更显乡间的宁静、平和。让人在与当时肮脏的世俗社会对比中,感受到一份自然恬淡,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白描手法;4.归去如何?(感觉);1.善用对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爱憎。

“尘网”“樊笼”与“田园”的对比。把在官场中的自己比作是“羁鸟”“池鱼”,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对偶句的运用。

2.白描手法的运用。

全诗语言如白话,质朴无华,仿佛信口吟出,自然流淌;却又古朴淡雅,浑然天成,营造出一片旷远散淡的意境,展示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归园田居》(其一)是古体诗,借田园生活表达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诗歌描写了归田的原因和归田后的愉快生活,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提示与练习;归向何处: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是诗人归向了“自然”。从题目《归园田居》(其一),也可知诗人是归向了田园。

归来的感觉如何: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诗人是喜悦的;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可知,诗人是宁静、闲适、怡然自得的。;描写特色;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力。一般说来,计数不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来说,它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心境的散适淡泊。所以,“十余亩”“八九间”两组数字,看似平常,细品却极有意味。

文档评论(0)

165****6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00430140001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