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你的童年生活里有没有难忘的人或事呢?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年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教学新课
任务一:正音释词、新知认知
(一)正音释词
1.读准字音
确凿(záo)菜畦(qí)皂荚(jiá)桑椹(shèn)
云霄(xiāo)油蛉(líng)斑蝥(máo)鉴赏(jiàn)
秕谷(bǐ)和蔼(ǎi)蝉蜕(tuì)倜傥(tìtǎng)
人迹罕至(hǎn)人声鼎沸(dǐng)
攒拗(ǎo)拗断(cuán)攒动(tuì)蝉蜕(suǐ)脑髓
攒
拗
(niù)执拗(zǎn)积攒(ruì)尖锐(suí)跟随
(ào)拗口(yuè)悦耳
2.理解词义
确凿:确实。
轻捷:轻快敏捷。
缠络:缠绕。
攒:凑在一块儿。
无妨:没有妨碍;没有关系。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二)新知认知
1.作者与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关于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
鲁迅13岁那年的除夕,79岁的曾祖母去世了。当时已有电报和轮船,所以不到一个月,祖父就从北京赶到了绍兴。祖父回家后的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举人,主考官是鲁迅祖父在科举中一道考上的同年。周家的一位亲戚,因为儿子要参加考试,就在考试前的一些日子请鲁迅祖父去通关节。一开始,鲁迅祖父觉得不好办,后来纠缠不过,知道这年外放主考的学台,与自己是同科出身,就写了一封信。结果事情败露,光绪帝批下来要将周福清逮捕法办。于是鲁迅祖父就不得不离家躲到了别处。但根据当时清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的男人都捉去,甚至“满门抄斩”。于是鲁迅的父亲也离家避难,其他男人也都避开了。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时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平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文章最初发表在1926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上,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文章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
3.文题解读。
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解题:何谓“三味”?
宋代李淑《邯郸数目》有“书三味”的说法:
书,味之太羹,读史为折俎,读子为醯醢。
意思是:读《诗经》《尚书》等经书如吃未加料的原肉汁;读史书如吃大块的肉;读诸子百家的书如吃调好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2 学习成就梦想【明晰概念+易混易错+学易致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学科术语(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
- 04 七年级上册1-3单元古诗文默写强化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docx
- 4.1 家的意味(导学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4.2 让家更美好(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4.2 让家更美好(作业)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05 论语十二章-2024年暑期七年级语文新版教材预习+提优学案.docx
- 5.1 走近老师(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5.1 走近老师(作业)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5.1 走近老师【明晰概念+易混易错+学易致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学科术语(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
- 5.2 珍惜师生情谊(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