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指导意见.docxVIP

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指导意见.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指导意见

?

为巩固深化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成果,统筹抓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撤并后的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改革聚合效应,现就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按照空间规划符合地方实际、机构运转适应职能变化、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要素整合顺应发展大势的基本思路,不断加强和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XX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到20XX年底,涉改乡镇(街道)、村(社区)运行机制基本理顺,公共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升,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到20XX年,乡镇(街道)、村(社区)运行机制高效顺畅,公共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到20XX年,改革成果充分显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三)稳妥有序推进后续各项改革。做好改革前后乡镇(街道)、村(社区)资产债务转接和工作移交,妥善处理资产债务、土地权属、受益群体等问题,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根据撤并后改革发展任务和管理服务范围整合办公资源,采取集中办公、分片区办公等方式,加快推进事合、人合、心合。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要求,做好群众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换发等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衔接,接续推进脱贫摘帽县的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四)推动乡镇(街道)扩权赋能。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街道办事处工作地方立法。将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依法赋予乡镇(街道),逐步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探索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县直部门不得随意将承担的工作职责转移给乡镇(街道),确需下放或委托的,要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并按程序报批。依法厘清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制定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在城乡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实行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优化乡镇(街道)编制资源配置,推进编制下沉。除机构编制专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县直部门不得要求乡镇(街道)对口设立机构或加挂牌子。健全县直部门派驻机构纳入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机制,其工作考核和主要负责人任免须听取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意见。涉及街道的公共事务,一般由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赋予乡镇(街道)更灵活的用人自主权。

(五)明晰乡镇(街道)发展定位。针对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的布局变化,科学编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强化县级政府驻地镇(街道)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县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强化重点镇产业支撑,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引导人口集聚,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做大做强中心镇”培育创建省级中心镇,促进有条件的省级中心镇发展成为县域副中心和现代新型小城市。强化特色镇文化吸引力,突出历史传承、民俗文化、建筑风貌、特色产业。各类乡镇(街道)要明确发展方向,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旅则旅,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六)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抓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编制,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农村建筑风貌指引,突出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注重生产性景观营造,保护和延续“小尺度、低密度”的乡村聚落形态。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结构农房,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批、使用的全程监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节约集约利用宅基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利用,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农村公路路网规划调整,优先支持涉改乡镇交通项目建设,确保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机制,到20XX年实现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化农村客运开行方式,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运行管护,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强农村电网改造,保证用电安全、稳定、可靠。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实现全省城镇以上5G和4K标准广电网络全覆盖。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推进视听乡村建设。

(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对接全省“10+3”现代农业体系、“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文档评论(0)

189****5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