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兴起,以及敏捷开发和DevOps理念的普及,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基础设施和开发方式的变革。云原生技术的出现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行于云环境中,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而敏捷开发和DevOps理念的提出则使得软件开发变得更加迅速和高效,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伴随着业务的转型,客户体验也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了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企业需要确保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传统监控系统的需求和期望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构建具有可观测性的系统,以更加主动地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2018年,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正式在其技术景观图(Landscape)中创建了「Observability」分组,将可观测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而在2023年,应用可观测性被Gartner列入「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可观测性在IT领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市场对于可观测性在中国的发展阶段、相关市场参与者与产品都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知。因此,InfoQ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希望通过《软件工程数智化研究报告—可观测应用篇2023》的撰写,解读以上问题。本报告将对当前市场上的各类参与者和可观测性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和开发者们提供关于可观测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InfoQ研究中心
2
随着云计算、微服务、容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所面临的IT运维环境越来越复杂,需要运维的系统不仅数量多,而且网络架构复杂、基础设施多样。在信息化建设日益普及的当下,快速提升企业IT资产管理能力开始成为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可观测性技术得到了极大关注,并被Gartner列为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
需求端来看,目前国内企业对于可观测性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监控阶段,没有形成对于可观测性的全面需求。
在供给端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优秀的可观测性技术和工具供企业选择使用。其中有一些是开源项目或者标准协议,如Prometheus、OpenTelemetry等;有一些是商业产品或者服务平台,如Datadog、NewRelic等。这些技术和工具都在不断地创新和进化,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可观测性需求。
目前全球可观测性技术演进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OpenTelemetry逐渐成为事实标准、eBPF技术引领零侵入式可观测、SLO告警成为新一代监控模式、AI/ML技术赋能智能化可观测、运维支撑平台和数字资产。
在中国,由于国内企业对于可观测性技术的认知和需求还不够成熟,因此国内供给端的技术和工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
3
软件工程是三大科学体系的交融,用于指导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
很多学者和机构都提出过软件工程的定义,在本报告中我们将BarryBoehm、IEEE、FritzBauer等专家学者和机构的定义进行了整合和总结,并由此得出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使用管理科学手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维护到终止全过程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的定义
管理科学(质量、成本、计划管理等)运用现代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等)制定规范、改善过程 过程
管理科学(质量、成本、计划管理等)
运用现代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等)
制定规范、改善过程
过程需求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发布运维终止
构建模型和算法制定计划、进行资源、成本的管理
采用工程科学的概念、方式与原则
可观测性贯穿软件工程数智化全过程,并提供系统稳定性保障
软件工程数智化包括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层面,其中数字化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帮助软件工程更高效地完成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智能化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通过对数据与历史经验的结合,实现软件工程过程中的辅助和自动化决策。
可观测性则贯穿始终,助力软件工程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整个过程,保障整个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数据化设计代码智能推荐与生成自动化测试\计划智能生成\需求调整智能变更\需求智能分析自动化设计智能计划评估代码风格改善\缺陷智能修复CI/CD工作流\
数据化设计
代码智能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