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和建议.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和建议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进行了量化的要求,并且旗帜鲜明得提出了“读整本书”的实施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又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行为,也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文字所激励,从而用自身的经历去创造新的生活。所以,教会孩子如何去阅读,将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关键词】读整本书?阅读策略?阅读困境?读书规划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102-01

???????一、阅读策略

???????一个优秀阅读者常使用的阅读策略有:预测、联结、图像化、提问、比较、统整、推论、转化、监控。接下来我们具体来讲一下这些策略。

???????预测:猜测与推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会让读者与书本内容紧密联系,平添读书趣味。

???????联结:读着一些文字,联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跟眼前的文字呼应起来,或联想到曾经读过的某一本书中的文字与我现在读的这段文字建立起了一种联系。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读懂我现在读的这些文字,这种思维活动就叫联结。

???????图像化:把眼前的文字想象成画面。平常老师用的板书也是一种图像化的表现,图像化就是是思维的可视化,思维的电影。

???????提问:带着小问题去读书,去书中找答案,如果书中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就去生活中寻找答案,这种读书方法就是提问。

???????比较:我们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多。如《可贵的沉默》这篇文章里,老师就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在启发和引导下有了进步,沉默的可贵也被更深地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因这篇文章的启示会更成熟一点。

???????统整:发现关键的信息,提炼统整段的主要内容,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统整方式,就是孩子们读过的书多了,哪些书有相同的地方,去比较异同,得出对事物的判断。

???????推论:一本书中不会把所有的答案写出来。我们通过一些信息推断出没有的,自己加工得出结论。

???????转化:读完一本书,会想到自己的生活,想到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这本书就对他有了新的启迪;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站在十字路口选择的时候,曾经读过这样一本书让他不迷路,能够选择未来的方向,那么这样的阅读就转化成了创造未来新生活的动力。

???????监控:读一本书,发现没读懂,可能发现前面读得不仔细,翻到前面再读一下,问题迎刃而解了,再翻到后面接着读,这是一种监控;还有就是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了,读者思考是画图呢?还是比较啊?以解决这个困难,选择合适的方法,这种自主灵活地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也是一种监控。

???????这些阅读策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呈现出梯度上升的特点。低年段,我们建议培养孩子掌握运用“预测、联结、图像化”的阅读策略,中年段则是“提问、比较、统整”的阅读策略,高年段是“推论、转化、监控”的阅读策略。当然,这些策略不是割裂于每个年段,他们在能力的不断提升上还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低年段做好孩子预测、联结、图像化的阅读能力培养后,才能更好地培养提问、比较、统整、推论、转化、监控的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㈠做读书规划

???????读书的规划,是对一本书时间的规划,和对读这本书时进行的策略性量化的规划。在平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根据自己的能力做读书的规划,且让学生积极主动使用阅读策略,起初可以是老师帮他们设计这类读书计划表或者读书记录卡,一定要根据年段特点,保护孩子的读书兴趣去适当设计。随着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可以自主设计,更灵动多样。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规定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策略读书,培养策略性读书的意识。

???????㈡读好书

???????1.由课文引出好书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节选(改编)自名著,其实是构建学生走进作家和作品的桥梁。根据课文内容与名著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若是课文内容相对独立,教师可以由教材引出对名著的介绍。比如《将相和》这篇文章改写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由课文带出对古典名著的介绍,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找来相关的名著读一读。若是课文内容与名著一些章节紧密相连,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去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读整本书的内容。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有专门的读名著单元,就是可以做此整本书阅读活动。还有我们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从文章中我们被德国人的这种做法所打动,感到新奇时,老师们会自发推荐学生去读读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当读完这本书,我想也就对文章中的德国人的如

文档评论(0)

182****9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