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的重要性.pdfVIP

简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的重要性.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的重要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它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

性和人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和老龄化社会的态势下,应十分重视校

园青少年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将教学活动与文化传承有机然合起

来,为今后的传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非物质文化道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

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

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旦失

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和保护起来。然而据调查我

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

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实物和

资料得不到妥善保护,一些珍贵实物资料流失海外;一些民间文学和工艺美术被

盗用或掠夺式地粗暴使用;许多传统科技被国外无偿使用,甚至有的被他人在国

外申请了商标、专利保护,反过来限制我国的正当使用。种种迹象表明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所以各地通过非遗“进

校园的形式,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

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使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充分发挥非遗项目的自身

作用。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

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全新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公共视野,激发了全社会

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

承已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和业绩。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城镇化

的发展,人们享用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在消解着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的流变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

术和知识的传承,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青少年一代是

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的接力人,通过校园教育阵地的传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文化

自觉性,进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让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

相传。

一、引导校园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与传播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形态。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出现后继乏人的情况。加上处在信息时代的青少年

在接受新生事物,特别在接受信息媒介的能力远远超出他们的父辈。就连咿呀学

语的娃娃都会玩起手机游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因电视、电脑及书刊的普及,使

传统的民间文化对他们已失去吸引力;生活在农村山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辈

进城务工,或经商办厂,使原本在农闲进行的民间文化活动停歇,传统文化与他

们已渐行渐远,甚至淡忘。在信息化发展迅猛的今天,他们对光怪陆离的动漫世

界对比传统的戏剧曲艺更具吸引力;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比本土的元宵节、端

午节更新奇。凡此种种,都可说明青少年一代在传统文化面前逐渐失去“自我”。

这种文化传承的断层,必定使这一代青少年失去“文化记忆”。因此,加强青少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提高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

纷繁复杂,显现出丰富的价值。那么,学校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途径,对

青少年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传承?因此,开展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知识传播是学校教育应首先考虑的。

(一)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通产知识编入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是以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内容的补充教材。目的

是从当地实际出发,便于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在这方面,我国早在上世纪的

20至40年代已取得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爱国仁人志士。2001年,国家教

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不少省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又开始

编写出适应当地实际需要的乡土教材,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补充。根据这个《纲

要》的精神,各地的教育部门完全可以将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成乡土

教材,让广大中小学生认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只有青少年一代懂

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保护的意义,将来才能担当起传承的

重任。

(二)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是靠口传心授来传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01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