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村建设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丽宜居村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指南提供了美丽宜居村建设的村庄规划、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经济产业、乡村治理

等指导。

本指南适用于以行政村为单位的美丽宜居村建设,其他乡村建设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指南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指南。

GB/T156标准电压

GB/T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T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9379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27774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38353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

GB/T38354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与管理规范

GB/T38699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GB/T38837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

GB/T41375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

GB/T41409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规范

GB/T4382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39农村防火规范

JGJ450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LY/T2645乡村绿化技术规程

DL493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

DL/T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美丽宜居村

4

生态本底良好、村容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完善、治理体系健全、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

4总则

4.1.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顺应乡村发展规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当地文化、风

土人情相协调,结合农村居民实际需求,分区分类明确建设目标任务,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

4.1.2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先规划后建设,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

乡风文明进步等互促互进。

4.1.3坚持农村居民主体,政府引导。坚持为农村居民而建,充分尊重农村居民意愿,发挥政府在规

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作用,保障农村居民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4.1.4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确

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4.1.5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持续推进乡村生

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5村庄规划

5.1.1按照“多规合一”要求,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历史文化明村和传

统村落应编制相关专项保护规划。

5.1.2村庄规划应符合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与相关专项规划做好衔接。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

和未来发展需求,明确村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设施配套、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

为村庄各类开发、保护、建设、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5.1.3村庄规划宜体现全域全要素和地域特色,优化各类用地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满

足居住用地、乡村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合理需求,建设用地宜相对集中、功能复合。

5.1.4适度保持规划弹性,预留村庄发展及产业导入空间。

5.1.5规划编制宜深入实地调查,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规划成果通过村民委员会审议后,需召开村民

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规划总平面图及相关内容宜在村庄显著位置公示。

5.1.6村庄规划如确需改动的,村民委员会提出村庄规划修改需求,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认为确有

必要修改的,向县/区自然资源局局提出村庄规划修编书面申请,修编后的成果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

表会议讨论通过,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6基础设施

6.1道路交通

6.1.1村庄道路宜以现有道路为基础,顺应村庄格局,保留原始形态走向,道路施工中鼓励就地取材,

突出乡村地方特色。

6.1.2通村道路达到“四好农村路”标准。加强农村公路桥梁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