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说赏析之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小说的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情节设置都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情节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一篇小说能否很好地表达主题,体现其社会价值。探究小说情节的合理性,是小说的考查难点与重点。
一、常见的题目设置:
(1)作者在结局(结尾)上的这种设置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说,小说中XX情节的安排是最佳选择(不尽合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有人认为小说的xx情节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4)小说中某处(个)词(字)是否多余(或替换成XX可以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不常见)
命题特点:题干中有“是否合理”“替换成XX”“是否同意”“谈谈你的看法”“说明你的理由”等表探究的字样。
二、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的思考“六大角度”
1.从人物角度思考: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轨迹。
2.从情节角度思考: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
3.从主题角度思考: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
4.从读者角度思考:对读者心理的感受,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展开想象等角度。???
5.从逻辑角度思考:情节安排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
6.从情感表达角度思考:情节是否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三、解答探究情节的合理性题目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1.“亮剑”,亮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观点确定了,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
2.“阐释”,从小说文本引述具体内容展开分析。
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事件等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分析其合理性时,应从对情节自身、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方面的效果着手。
四、审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1.围绕情节是为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服务的这一方向。
2.情节发展的逻辑规律。情节要符合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
3.注意审题。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问法(侧重点)和答题规律。
例如:以祝福的“标题”探究为例说明。
①小说以“祝福”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②小说只是写祥林嫂一个人物的命运,却用了“祝福”这样一个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解析]《祝福》是以事件为标题的小说,我的公众号文章《小说赏析之情节作用》一文中提到标题的作用,没有展开叙述,可以参考。从字面上看①是关于标题作用的探究,②是标题选择的问题,出题的角度貌似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即都是标题的作用问题,只是②的问法有迷惑性,(迷惑性表现在事件与人物的不一致性)答题的角度做相应的改变即可。①先答作用再分析。②先亮明态度再分析。??????????????????
[参考答案]
①作用:鲁迅先生用“祝福”做标题,就把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了强烈对比,在表达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
分析: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的,题为“祝福”就是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被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作用+分析是答题模式)
②态度:我认为很合适。(2分)理由:(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2)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3)鲁迅先生用“祝褔”做标题,就把礼教吃人的本质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强烈对比,在表达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6分)(态度+理由是答题模式)
从以上可以看出①的“作用”和“分析”是②的“理由”,二者是一致的。
4.这种类型题目,具有开放性特点,在回答时要依据小说,结合有关知识点从文本进行回答,但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分值分条作答即可。
[提示]探究类题目作为一种题型架起了教考的桥梁,即是学习方法又是能力提高的方法,更是学生的能力培养。这类题型不只是情节的探究,还可以是人物(例如:小说涉及到的人物较多,你认为哪一个是主人公,说说你的理由。)、主题(主旨)、环境、题目等考点的探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这是平时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
[典例示范](一)2009辽宁卷《遗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遗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