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伐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伐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把握《伐檀》的主要内容,背诵全诗。
2.通过反复诵读,结合注释,把握诗歌的感情。
3.体会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学习古人的劳动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1.体会《诗经》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关雎》的朗读视频,引入《诗经》。
2.回顾介绍《诗经》知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诗经主要描写的内容有:
(1)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2)反映当时的爱情婚姻生活
(3)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3.想象画面,引入新课
2500年前的一天,柔和阳光普照大地,清澈的黄河静静地流淌,河边衣衫褴褛的奴隶忙碌一片,有的在砍树,虽然手都起血泡了;有的在运树,那树都把背压驼了;有的在收割庄稼,虽然满身爬满了飞虫;有的在打猎,虽然全身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他们在奴隶主的吆喝声中干着活,眼神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似乎有话要说,他们要说些什么呢?
二、背景介绍
《伐檀》出自“魏风。“魏风”即魏国的诗。春秋时期的魏国,其地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一带。当时魏国是一个小国,土地贫瘠,加之君王昏庸,劳役很重,征税又多,奴隶们负担过重,难以为生。《淮南子·人间训》引魏文侯语:“民春以力耕,夏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无事,又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敝矣。
三、初读感知,强调字音。
1.解决生字词
猗(yī)廛(chán)貆(huán)漘(chún)囷(qūn)
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司马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3.docx
- 【大单元】统编版语文二下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大单元】18《太空生活趣事多》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小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docx
- 花的学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习作我学会了____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观沧海》任务驱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18棉花姑娘 教学实录.docx
-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