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7页】.pptx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7页】.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学习目的1.了解:冠心病的定义(广义和狭义),2.掌握: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掌握:①冠心病的临床表现;②冠状动脉的诊断措施及鉴别诊断③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一、定义什么是冠心病?

内燃机内燃机(图)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

冠心病,老百姓俗称“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性疾病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冠心病(广义和狭义)狭义: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广义:还包括炎症、栓塞、痉挛、夹层及结缔组织疾病等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1.心肌桥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该段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局部因素有关,也可能引起心肌缺血。

2.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它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已引起广泛重视。

3.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冠状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双腔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夹层

二、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哪些人容易患冠心病呢?

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不能改变的因素2.年龄3.性别1.遗传

1.性别和年龄动脉粥样硬化是从婴儿期开始的缓慢发展的过程。冠心病常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冠心病死亡率男性为女性的2倍;男性发病较女性早10岁;绝经后女性发病率迅速增加。

32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患者较过去10年明显年轻化

46岁刚绝经的冠心病患者

2.遗传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在家族中有聚集发生的倾向,家族史是较强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基因对其他易患因素介导而起作用,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在介入中,我们发现同患冠心病的亲属患者中,冠状动脉血管大小及走形具有相似性。

遗传因素冠心病患者亲属的患病率增加:2.0-3.9倍!!!

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可以改变/控制的因素高血压饮食、血脂异常缺乏运动糖尿病

1.高血压无论地区或人种,血压和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是连续一致的,持续存在并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年龄在40-70岁之间,血压在115/75-185/115的个体,收缩压每增加20mmHg,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增加1倍。

高血压高血压导致动脉壁弹性纤维散裂和断裂,胶原沉着于动脉壁,导致官腔增厚和僵硬,还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在介入中,我们发现在冠状动脉转弯及分叉处更容易形成板块及狭窄,考虑与血液的湍流和压力有关。支架的边缘容易形成狭窄=支架的边缘效应

2.糖尿病与无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的冠心病死亡相对危险度:男性1.9倍,女性3.3倍。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较早并更常见,冠状动脉硬化更加弥漫。在介入中,我们发现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血管多数是弥漫性长病变,多数需冠脉搭桥,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则不同。

糖尿病1.通过自身的生长刺激作用和刺激其他生长因子,直接诱导平滑肌细胞、动脉壁内膜和中层增生。2.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糖尿病患者常伴高脂血症。3.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血管壁脂质聚集,形成粥样斑块。

3.高脂血症1.脂质浸润学说:血中增高的脂质侵入动脉壁,堆积在平滑肌细胞、胶原和弹性纤维之间,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2.损伤-反应学说:增高的脂质(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对动脉内膜产生功能性损伤,是内皮细胞表面特征发生改变。

高脂血症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降低血脂,可使各种心血管事件危险性降低30%,心肌梗死危险性降低60%。

4.吸烟平均每天吸烟10支,可使男性心血管死亡率增加18%,女性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1%。

吸烟1.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血清HDL-C降低,胆固醇升高,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造成心肌缺氧2.尼

文档评论(0)

wuanbds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