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案例类别(划勾):课程〔〕课堂〔〕
主讲教师:张璞职称:实验师
所在系:化学化工系
授课专业:材料化学/冶金工程
一、课堂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材料化学、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中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它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占用48个学时3个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日后创造性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的内容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介绍机械中的一些常用机构以及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要求主要以理解记忆为主。后半部分的内容介绍常用连接零
件,机械传动零件,轴系零件等的设计。
(二)思政育人目标
1、使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3、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4、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领域对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按照以项目为主体,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设置了常用机构动力学基本知识、常用典型零件计算、标准与选择。将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知识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目标,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互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能力。
(二)思政育人主题与结合点:
1、常用机构动力学基本知识,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根据实例、案例等,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信息获取、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2、常用典型零件计算、标准与选择,通过设计一些简单零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严谨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思政育人融入方式:
1、课前——通过学习通、微信等方式提前告知学生要学的内容、分析案例、了解的实物、需做的设计等,让学生对课堂有所了解。
2、课中——通过课程讲解、学生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3、课后——通过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严谨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实例:
教学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齿轮机构
1.渐开线齿廓
及啮合特性
2.齿轮的参数
设计
3.齿轮的加工
4.齿轮传动设
计
1.齿轮机构在工程及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热爱专业热
爱生活
2.从渐开线引发数学的其它曲线,引发学生思考齿轮为什么要
选用渐开线,
1.让学生找一个圆柱体,围绕这个圆柱体绘制它的渐开线齿廓并标出它的压力角大
小
2.给定一个齿轮让学生测量并计算齿轮的参数,
欣赏曲线的
优美
3.从齿轮加工
及传动设计
培养学生一
丝不苟的工
匠精神
了解齿轮各部分的名称3.设计一软齿面齿轮传动机构,注意模数的选取,绘
制齿轮
四、教学效果
(一)案例开展的意义与价值
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之一,它可以用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具有传动功率范围大、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
中国齿轮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
不足、新品开发慢等问题。低碳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做出低碳化承诺,节能减排将是企业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行业也应抓住低碳经济的机遇,提前介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机电子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挖掘传统能源的潜力,大力发展再制造等技术,推动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二)主要特色和成效
通过教学活动1、2的进行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渐开线齿轮轮廓的形成、认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信息获取、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3的
进行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严谨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案例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到学生缺乏对未知的探究,只是单纯的想要完成所布置的内容。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改进:通过更贴合学生认知的事物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想方设法,让兴趣成为探究活动的持久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探究、发现、主动出击。准备把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