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21.自然环境特征.ppt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21.自然环境特征.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自然地理专题5自然环境特征土壤与植被、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高考倒计时:53天不要因为别人的成就而打乱自己的节奏,从而放弃自己的坚持

一、土壤的概念与组成1.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肥力:土壤能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的能力。3.土壤的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中物质组成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矿物质经过风化分解后,可以释放植物所需的钾、磷、钙、镁等养分。有机质: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以及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空气:植物呼吸和生长需要水分:输送养分和合成有机物需要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此消彼长理想成分的体积分数土壤

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也可以作为判断和研究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化的依据。黑土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处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红壤分布南方丘陵,雨水淋溶作用强,含铁氧化物,呈酸性,网纹层发育明显,肥力低,但利于茶树、柑桔种植黄土是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紫色土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由于紫色土母岩疏松,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4、土壤的颜色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分为:2mm0.02mm0.002mm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5.土壤质地小结质地粒级孔隙通气、透水性保水、蓄水、保肥性有机质分解速度可耕性砂土砂粒大孔隙多快易耕作壤土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大、小孔隙均有适中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黏土黏粒小孔隙为主慢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强弱强良好弱良好

6.一般土壤剖面分层①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②腐殖质层: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特点:①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②疏松,透水性能好;③能改善土壤,增强肥力,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50%~70%③淋溶层:溶于水的矿物质随水下渗淋失,颜色较浅④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层沉积、积累,质地粘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⑤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⑥母岩层:坚硬的岩石。最复杂的剖面构造:森林土壤剖面构造①土层厚、层次多,分层明显,土壤发育程度高;②土层薄、层次少,分层不明显,土壤发育程度低。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土壤形成初期岩石开始崩解土层开始形成完整的土壤层成土母质有机物母质层母质层母质层腐殖质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淋溶层基岩基岩基岩基岩

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换为腐殖质,随着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植物选择性吸收分散在母质、水体、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储存生物体内;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气候

60cm100cm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的地区的土壤形成快,土壤厚度大。热带季风气候:砖红壤剖面,取自广东雷州半岛。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剖面,取自东北松嫩平原。冷湿地区: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干热(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湿热地区: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干冷地区: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弱,土壤黏粒比重小。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气候

植被坡度薄厚坡向多少少多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地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耕耘Ploughing灌溉IrrigationFertilizeHarvest二、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时间、人类活动时间:自然状态下,形成20cm厚的可耕作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东北平原黑土:每形成一厘米厚黑土需时200年以上,而东北平原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人类活动合理的改造——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生产能力耕耘: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灌溉: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施肥:剥夺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收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