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山水画》课件(王作均 著)第二章 笔线篇 13.ppt

《写意山水画》课件(王作均 著)第二章 笔线篇 13.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初识笔线在山水画中,丰富的树法、石法、水法、云法以及相关的点法、皴法等技法处处关联,笔线无处不在地显示着它们的结体功能和艺术功能。其用笔画线的丰富性和复杂程度远超其他画种,用笔的技法要求和品位要求自然也就更高。第一节初识笔线进入山水画之门,应从基本的一笔一画始,最后感受毛笔和宣纸的性能方才得知线条之难易。手腕的提按、水分的多少、运笔速度的徐疾三方面决定着笔线的质量。只要经过这三者之间不断地练习调整,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有心得。第一节初识笔线所谓用笔如“屋漏痕”、“锥画沙”,点苔如“高山坠石”,好线如“春蚕吐丝”、“笔力扛鼎”等。古人用形象的比喻反复地描述着关于“力”的审美要求,可见“笔力”于书画艺术是多么不可缺少的部分!至今,山水画艺术仍然讲究“笔力”,没有“笔力”支撑的作品,如同泥沙之器,松软无形。第一节初识笔线时代的变迁,南北艺术家的性格和功底,以及毛笔宣纸的性能等因素都决定了各人用笔方法的不同。自然,笔线也不会相近。但不同的“线像”遮盖不了审美意义上的“力像”和“品像”。历史至今,从来没有标准的山水画用线,却有着共通的审美认知。线条之美,以“力”为基础,还包含着更丰富的“趣”,所谓“重”、“拙”、“苍”、“朴”、“润”、“辣”、“变”、“留”、“圆”等。第一节初识笔线好的线条永远都在分寸当中转动,既充满着个性又不失法度。每位山水画大家一定有自己线条的风格和方法,但没有哪位大师的线条是唯一标准。学习山水画线条是为了山水画之正道,明其道理,而不能偏执,成为某线条的“发烧友”这样的偏颇会妨碍山水画更大的格局。第一节初识笔线虽然不能将好的线条制定成简单的标准,但好的线条一般都具备某些共通的元素:第一,稳重而不浮薄;第二,提按而不僵直;第三,圆润而不枯硬;第四,灵变而不板刻。第二节笔线用法对笔线的认知和掌握,还只是山水画学习的初期任务。我们还有要进一步完成线条的使命:要将曲直长短、刚柔相济的点线化为山水画中所有的峰峦丛林、舒云卷雾、车马古道之景象。接下来的学习阶段是如何将有品位的用笔转化进入个人造型结体(画树画石)的习惯中,使自己的树石造型以及今后的个性化山水形貌都由好笔线组合而成。第二节笔线用法宋元山水大家所积累起来的种种笔法都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这种艺术灵魂溶入自然后诞生的丰富的笔墨语言让后人深怀感悟,如“披麻皴”、“斧劈皴”、“牛毛皴”、“解索皴”、“荷叶皴”、“鬼脸皴”等。第二节笔线用法当我们将一只手伸向传统向古人致敬的同时,不要忘了还须将另一只手伸向自然。也许某山前的丛树,或是溪涧边的某块大石都可能隐藏着新山水的启示,说不定就是成就自己今生山水艺术的“祥石”。我们实在应在自然界里找寻山水画艺术的新资源。第二节笔线用法练习:以下不同种类不同年龄的树干和山石的表层是否能给新笔墨的诞生提供一点点启示。*第一节初识笔线第二节笔线用法 太行石壁洪谷山的苍苔旧金山古树*

文档评论(0)

医药前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医药相关文档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