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中医诊疗规范.docx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

一、基本概念: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失健,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的基本病机。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病属实证。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其他如肝气乘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病属虚实夹杂证或虚证。而湿盛与脾虚又往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故暴泻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复因外感、饮食所伤,亦可引起急性发作,表现虚中夹实的证候。本病与西医的腹泻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二、相关检查:

1.常规检查:血、尿、便、生化检查,心电图。

2.消化系统检查:可行结肠内窥镜或钡剂灌肠、消化道钡餐检查一明确病变部位,腹部彩超或CT检查有助于胰腺病变等疾病的诊断。

三、诊断标准:

1.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

2.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

四、鉴别诊断:

1.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黏液为主症。泄泻亦可有腹痛,但多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2.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但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泔而不甚臭秽,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濡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瘪、汗出肢冷等音竭阳亡之危象。而泄泻仅以排泄异常为主要表现,粪质稀溏,便次频多,其发生有缓有急,且不伴有呕吐。

五、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寒湿困阻证

证候: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病机:寒湿侵袭,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肠腑传导失司。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蕴肠证

证候:泻下急迫,泻如水注,或泻而不爽,大便色黄而臭;伴腹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病机:湿热侵袭,壅滞于肠,气机不畅,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3.饮食停滞证

证候: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腹痛肠鸣,泻后痛减;伴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病机: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4.肝气乘脾证

证候:泄泻腹痛,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腹痛欲泻,泻后痛减;平素多伴胸脘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弦。

病机:情志不畅,肝失调达,横逆乘脾,脾运无权。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5.脾胃虚弱证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饮食稍有不慎,大便次数增多,可见完谷不化;伴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6.肾阳虚衰证

证候: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泻后则安;伴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病机: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脾阳不振,脾失健运。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减。

(二)针刺

主穴:天枢、神阙、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寒湿困阻者加脾俞、阴陵泉;湿热蕴肠者加合谷、下巨虚;饮食停滞者加中脘、建里;肝气乘脾者加期门、太冲;脾胃虚弱者加脾俞、足三里;肾阳虚衰者加肾俞、命门、关元。虚证之泄泻可配合灸法。

(三)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泄泻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

(四)西医治疗

一般应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对某些食物不耐受明显者,必须禁食该食物。轻者予一般治疗(病情解释、发现诱因并予祛除、提供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整的指导等);症状明显者予对症治疗。

六、出院标准

1.无腹痛、腹胀,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内,大便成形,粪质正常。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文档评论(0)

健康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医院日常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