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

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

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

4

5

6

7

8

9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22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

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

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23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

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值产生的裂殖子,

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复发。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24发热阈:疟疾的临床发作是由疟原虫的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所引起,而引起疟疾发作的原虫

血症最低值称为发热阈数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

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

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异位寄生;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

1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

第一节

线虫

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

2

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