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docx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月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月夜》的文学价值和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结合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歌的情景、意蕴,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一)诗歌的意境理解

(二)语言的简练与意象的丰富

(三)诗歌形式上的创新与新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一)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把握

(二)诗歌节奏和韵律的体会与表达

(三)诗歌语言的简洁性与表现力的平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想象

同学们,当夜幕降临,月亮高悬,你们会想到什么?是宁静的夜空,还是夜晚的神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绘月夜的诗歌《月夜》,感受诗人沈尹默笔下的月夜之美。

2.引入背景

在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这首诗,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的诞生。沈尹默先生用白话文创作,让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那个时代的文学变革。

3.课文朗读

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诗的朗读,注意听诗人是如何用语言来描绘月夜的景象,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4.引导讨论

听完朗读后,请大家思考,诗中的“霜风”和“明月”你怎样的感觉?诗人与高树并排站立,又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5.背景链接

《月夜》不仅是一首诗,它还反映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让我们通过这首诗,走进那个时代,感受诗人的独立与坚强。

(二)课文学习

1.课文朗读与感悟

(1)引导学生齐声朗读《月夜》,注意语速和停顿,体会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让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点评发音和语调,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感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2.生字生词学习与运用

(1)列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霜”、“呼”、“明”等,逐一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2)设计互动游戏,如“我来拼字”或“词语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生字生词的记忆。

(3)让学生用生字生词造句,鼓励创造性使用,教师给予即时反馈和表扬。

3.课文内容解析与讨论

(1)逐句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境和深层含义,如“我”与高树的象征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句子进行深入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3)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4.诗歌创作与表达

(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尝试以《月夜》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短诗。

(2)提供创作指导,如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3)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文本分析

1.诗歌意境的描绘与理解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所描述的月夜景象,如霜风、明月等,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月夜画面。

(2)讨论诗歌中“我”与高树并排站立的意象,如何反映出诗人独立坚强的性格。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绘月夜的景象,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2.诗人情感的探讨与表达

(1)分析“我”与高树并排站立却不依赖的深层含义,探讨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表达对独立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3.诗歌象征意义的分析

(1)讲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如“高树”象征坚强和独立。

(2)让学生找出诗歌中其他可能的象征元素,并讨论其象征意义。

(3)通过象征意义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主题。

4.诗歌语言特点的分析

(1)指出诗歌语言的简练性,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直接与力量。

(2)分析诗歌中没有严格押韵的特点,讨论新诗与传统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

(3)让学生尝试创作几句押韵或不押韵的诗句,体验不同诗歌形式的表达效果。

5.诗歌形式创新的探讨

(1)介绍《月夜》作为新诗的开创性,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讨论诗歌打破旧体诗格律,采用自由白话文的创新之处。

(3)通过比较新旧诗歌,让学生理解新诗的特点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四)语言运用

1.诗歌语言的简练性分析

在《月夜》这首诗中,沈尹默运用了极为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深邃的意境。例如,诗句“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中,“呼呼”和“明明”的叠词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也突出了风的强烈和月光的明亮。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叠词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凝练之美,同时锻炼他们对语言节奏的把握能力。

2.诗歌意象

文档评论(0)

187****0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