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总结提升8.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总结提升;专题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纵横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二、新中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

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加快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弊端。;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

1.正确的探索

(1)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年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作出正确决议——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前进。

(3)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其中“调整”为核心,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

(4)196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5)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态势。;2.探索的失误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使中国经济遭受重大挫折。

3.经验教训

(1)必须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4)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进行。

(5)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五、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相似之处

(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2)都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过改革。

(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不同之处

(1)工业化方针提出:中国是在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1925年的联共(布)十四大上。

(2)开始改革:中国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改革结果:中国改革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4)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②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

③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限。

④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成果也化为乌有。;[深化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对苏联经济体制的借鉴、创新与失误;;主观大题培优

[热点聚焦]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方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