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化学课堂文化研究 论文.docx

指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化学课堂文化研究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指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化学课堂文化研究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以及良好学习模式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用创新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对前人总结的结果进行传播让学生生硬地死记硬背,整个课堂中并未设立创新活动,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在化学这门课程中的发展以及创新思维以及能力的形成。籍此简要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些原因,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当下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基本定义之一,这也促使了当下教育界对教学进行火热地改革。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该学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这门科目具有探究性。作为本学科的化学教师需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化学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在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要适合实际创新初中化学的课堂、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探究学习情境,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基本概述

创新思维,指的是一种直观、辩证、形象以及逻辑思维等。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探讨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活动,从而培养创新的思维。创新能力则是将创新思维展现的一种能力,其体现的是实践性,展现的是学生对事物独立以及独特做法的一种能力,体现在“创”和“新”这两个方面,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1]。

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

(一)教学方式过于刻板

在初中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比较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尽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直很受大家欢迎,基于知识的教学,知识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方面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结构安排不合理

通常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都是一个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教师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是不成正比的,这也是影响教师安排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由于教学设备有限,在开展一系列化学实验时通常都是以教师口述或者教师在讲台前面做简易实验的方式进行展现,很少会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这和化学实验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危险系数较高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难以控制,担心学生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伤害,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进而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不合理的教学结构安排,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2]。

(三)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传统

初中化学教师,虽然有较强的理论支撑以及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甚至可以不看教材,就能够了解化学课本中的某一句话所在的位置,不可否认这类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很高的。但正因为化学教师过于的肯定自身的权威,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愿意接受学生的反驳,一旦学生提出了和自身以及教材相反的一些思想时,教师就会对学生的这类行为进行制止,甚至呵斥,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探究的积极性。

三、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努力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富有探究性的课程,但是初中生在面对课本中各种化学公式以及原理时,往往会望而却步。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着,要善于创设适合学生学情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将化学中所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的日常知识相联系,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讲授《溶液的形成》这一节课时,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非常关键。你们知道如何用一个杯子盛两个杯子的物质吗?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很多学生都非常疑惑,如何将两杯物质融合到一杯物质里呢?于是教师可以取出一杯水和一杯糖,将水缓慢的倒入糖的杯子中,神奇的现象发生了,两个杯子的物质真的融入到一个杯子中了。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学生都知道糖在水中可以溶解,但是对这个原理并不清晰。采用这个案例进行物质溶解性课程的导入,就是让学生们大胆的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进行假设,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3]。

(二)鼓励学生勇敢设问,树立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的精神,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思维才会跟随课堂学习的内容去转动。化学这门课程仅仅依靠教师的单方面灌输是远远不够,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酸及其性质》这一节课程时,需要学生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采用各种试纸(如,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甚至pH传感器对溶液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