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评价的内容要素.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学科教学评价的内容要素

摘要新课改以来,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分科课堂的新型教学方式正在成为师生教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样的跨学科教学才是好的,契合国家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呢?通过哪些具体的指标可以衡量呢?可以从跨学科教学的目标、跨学科教学的课程、跨学科教学的过程、跨学科教学的成果四个维度来构建跨学科教学的评价体系,让师生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目标评价;课程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跨学科教学主张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课程设计的项目化、授课教师的团队化、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等。因此,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让教师知道跨学科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么评。

一、评价教学目标:指向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全球教育正在由教师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这种转变要求当前的教育应该转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判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发展,或者发展水平如何,需要通过评价来实现[1]。教学要有助于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养成,正在成为教学设计的首要目标,理所当然也是教育评价的首要目标。

新课程方案中所指的核心素养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维度。更为宽泛地理解,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向未来的全球化、信息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品格与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切块分解的思维,并不符合核心素养本来的综合化要义,因此,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

和学科教学相比,跨学科教学主要聚焦于跨学科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学生完整、全面的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融合,因而更关注核心素养的核心特征。因此,跨学科教学摒弃了孤立、零散、缺少情境支撑的知识传授,着力于整体、融合、实践探究型的素养培育。一般认为,跨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个人成长、高阶认知、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具体又分为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等十个维度(如图1)。

跨学科教学的目标评价就是要关注学生个体或团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所作出的反应能否体现出其核心素养,尤其是跨学科素养水平的提升。面对不同的跨学科教学任务或不同的跨学科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具体化地编制出其核心素养目标体系,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又要在事先编订的目标体系框架中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学习者的需要作灵活而适当的调整。

例如,在开展STEAM教学的过程中,有研究者开发了这样的STEAM综合素养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有了这样的能力目标脉络和框架,在设计具体的STEAM教学课程时,就可以根据具体内容来选择和确定基于课程的目标评价体系了。

二、评价课程内容:锚定跨学科课程的关键特征

分科课程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定的,课程与教材内容在推出之初就已经经过了严格的设计和审查,其思想性、科学性、可行性已经经过了充分的论证。但跨学科课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材内容,其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从生活实际当中、从学科教学内容当中去寻找和发现,课程方案是由师生从无到有共同创生、共同设计、共同修正的,这是与分科课程最大的不同。

1.跨学科课程的特征

(1)跨学科课程内容的创生性。常乐提出了跨学科课程建构由易到难的四个层面的操作策略:①插入式,也就是教师以现有的某一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作为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寻找更加丰富的相关课程资源,形成内容更丰满、结构更严谨的跨学科课程体系。②衔接式,是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开展研讨,产生思维碰撞,关注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对彼此之间重叠、交叉的部分进行整合改造,形成整合课程。③增删式,是由教师结合课程整合的核心发展目标,适当删减课程之间的冗余内容,增加一些学生确实需要的富有特色的课程内容,形成对传统课程的跨学科式扬弃与改造。④重构式,是要打破传统的课程门类,创生出新的课程形态与体系,这是难度最大的跨学科课程建构方式,但也是最让人充满期待、最能体现师生共同生长特点的课程建构方式[3]。

(2)跨学科课程目标的多元性。跨学科课程因跨而精彩,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更强调对知识的建构与融合,更强调对问题的解决,更强调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方案执行与调整、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更强调成果的创造性等。张海燕比较了美国等国家的跨学科课程目标后认为,跨学科课程目标可以包括认知、行为、态度、能力等多个维度,见表2所示[4]

上述多元化的目标既涵盖了学科课程的目标,又比学科课程目标更全面、更上位,更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3)跨学科课程评价的逆向性。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中,需要一开始就向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