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单元大单元教法.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单元大单元教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单元大单元教法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这一单元由《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组成,习作主题把原来的“有你,真好!”改为“传承好家风”,还有语文园地等四块内容组成。四篇课文全与鲁迅有关,但习作与鲁迅无关。

鲁迅家的家风是什么?鲁迅先生的母亲是一位饱受痛苦磨难的女性,一连串的不幸,使这位坚强贤惠的女性立下了一条家规:“用坚强抵御软弱,用笑脸抹去泪水,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绝不倒下。”在好家规的熏陶下,鲁迅从小就学会分担母亲的重担,他秉承母亲的性格,心口如一,从不违心屈从别人,对母亲百依百顺,从不顶撞。

有一篇文章叫《“她清风”清廉家风故事——鲁迅的家风》。文章内容是这样的: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被誉为“东方高尔基”、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先生,不但文章出众,而且人格完美,这离不开他家的好家风。

鲁迅先生的母亲(鲁瑞)是一个饱受痛苦磨难的女性。在鲁迅童年时期,她屡遭打击,31岁时,唯一的女儿端姑病死,使她精神受到重创;37岁时,丈夫一病不起;到她39岁时,丈夫亡故。一连串的不幸,加上当时社会黑暗,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家境败落,使她一时陷入悲痛之中。然而,这位坚强贤惠的女性,没有被困难吓倒。眼前知书达理、懂事聪颖的小鲁迅,为她点燃了一盏明灯,让她看到了希望。她下定决心,要克服种种困难,好好培养小鲁迅长大成人、出人头地。她立下一条家规:用坚强抵御软弱,用笑脸抹去泪水,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绝不倒下。宁可自己少吃一餐饭,也不让鲁迅少念一天书。在那样生活困苦的情况下,她忍饥挨饿,用长满茧子的双手去劳作,不但养活了母子,还让鲁迅早早地进入私塾学习。鲁迅成名后,经常对人说“阿娘是苦过来的”。

鲁迅在这样的好家规的熏陶下,在这样的好母亲的感染下,从小就学会分担母亲的重担,而且努力进取,学习成绩突出,有鹤立鸡群之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秉承母亲的性格,心口如一,从不违心屈从别人,对母亲百依百顺,从不顶撞。鲁迅深知母亲的苦楚,更知母亲的用心,深爱母亲的善良勤劳,更深爱母亲永不言败的精神。母亲的伟大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使他一生受用。

鲁迅是个典型的孝子。他参加工作以后,首先在生活上给母亲以关心和照顾,尽量使母亲过得舒适和安乐。在北京工作时,特意把母亲带在身边。为了不让母亲寂寞,工作再紧张,时间再紧,他每天空余时间都要到母亲房间与她聊天;出门之前,到母亲面前打个招呼:“阿娘,我出去哉”!回来之后,也一定向母亲说句:“阿娘,我回来哉”!还经常为母亲买些她爱吃的小零食。

除了物质生活之外,鲁迅在精神生活上对母亲也是体贴入微,关心备至。他买了优秀绣像小说《西厢记》《镜花缘》等,供给老人阅读,以满足母亲文化生活上的需求。鲁迅的伟大,不但在其作品上可以看到,他的孝道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所以许多人说:好家风造就一个大名人。

很遗憾,秋季使用的教材,并没有给学生这样的文本。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选取典型事例,写好家风。

因为习作改了,这一单元的教学肯定要重新设计。因为利用四篇课文,认识鲁迅的家风,写好家风才是非常重要的?

六年级的学生能写好家风吗?答案可以肯定,有点难。

当然,这一单元教学,仍然需要先写后教。

放手让学生去写,读后就知道,学生所写的家风会存在哪些问题。很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虽然要求题目自拟,肯定会有不少学生的文章题目是《传承好家风》。

2.肯定没有学生用诗歌来写这篇文章的。

3.大多数的文章会有“好家风”三个字。

4.肯定有少文章中没有对话句,高水平有力量的对话句肯定很少。

5.文章的结尾可能会很一般,豹尾的那种力量很难出现。

6.不少文章,很有可能写得看不出来是好家风。

7.现在很卷,很有可能有学生写不出来,认为自家没啥好家风。

……

文章写成这样,但许许多多老师没有感觉这是问题。所以,简单讲评之后,本单元教学结束,而这个第8个单元的习作结束,就意味着六年级上学期的总复习开始了,期末考试不远了。如果从写作出发,用“先写后教”这种逆向型教学设计来教,整个教学设计就变成如下模式了:

其实上面这些问题,课文不学,直接让学生读习作教材去写作,上面问题仍然一个不少地出现在老师面前。先教课文再习作,先习作再教课文,这些问题都一个不少地大面积出现。哪一种模式能让这些高质量地解决呢?答案肯定是先写后教。老师没教,把学生写作出现的上述问题进行整理后,有了下面的设计与教学:

一是让学生快速把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读完一遍,然后看看四篇文章的标题《少年闰土》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