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VIP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7-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题干,可以得出明确的信息,孔子首先关切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故选C。

2.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除井田,民得卖买”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实力。题目中的“《尚书》”属于先秦儒家经典,故解除属于法家“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思想的A项和墨家“尚贤”的主见的B项;题目中的信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先秦儒家学派“民本”的思想,故解除属于儒家学派“性恶论”思想的D项,选择C项。

3.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见“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孔子强调“仁”,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孟子强调“仁政”,即对统治者个人政治素养的要求;荀子的“仁义”则是指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三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C项正确。A项中的礼仪法治,与材料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不符,解除;孔子的“仁”本质上也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B项将早期儒家思想与阶级对应起来明显是错误的,解除;D则是西汉时董仲舒的思想,与材料不符,解除。

4.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A“事异则备变”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守株待兔”讽刺死守狭隘阅历,不知变通的人,属于法家思想。“事异则备变”大意为:事情变更了那就须要对变更进行打算,同“守株待兔”提示人们因时而变、不断革新的含义相像,属于法家思想,故选A;“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思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儒家思想,“弱者道之用”是道家思想,故B、C、D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

【点睛】

5.“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深思冥想中回来大自然。志向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材料反映的这一思想流派的核心主见是()

A.以法治国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在深思冥想中回来大自然”、“志向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等,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学派的思想主见。A是法家思想;B是儒家思想;C是道家思想;D是墨家思想。故答案选C。

6.孔子主见社会和谐,墨子主见“兼爱”“非攻”,孟子主见“政在德民”。这些主见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社会长期动荡担心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孔子、孟子、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题干中三者思想希望社会和谐、人人相爱、统治者以德治民,可知当时的社会长期动荡担心,B正确。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未合流,A错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奴隶制并未全面崩溃,C错误。封建经济渐渐兴起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与题干中的观点无关,D错误。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更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反映出政治领域的变更,思想的统一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须要,故C项正确。A项只适合于春秋战国时期,与秦汉阶段特征不符,故错误。B项文化专制与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不符,故错误。秦朝时期以法家思想治国,而不是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百家争鸣”“秦代

文档评论(0)

198****6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