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技术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pdf

《高效节能技术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节能技术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高效节能技术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23年

12月由中国节能协会公布立项,标准编制计划号为TB。该标准由中国节能协

会归口,国网电易数字科技(雄安)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思科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海信影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原则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所引发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

建设的升级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

严重。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于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我国2030年前碳达

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已成为当前与未

来我国发展的关键内容和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

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发展目标,指出要“发展绿

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碳达峰”、“碳中和”写

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国不断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逐步

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工业绿

色发展规划》。其中,《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

战略性的国家重大前沿科技项目,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加

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深化核算方法研究,支持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

核算方法学研究,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此外,国家标准委等11部门

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出,要完善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典型

项目碳减排量评估标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

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已有多项低碳技术在双碳

背景下应运而生,但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两化融合不断深入,更多通过数字化赋能、能

源结构转型、循环回收利用实现碳减排的高效节能技术正喷薄欲出,碳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

排放的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对碳中和

目标的实现、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如何量化及评估该类技术的碳减排量,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提供基本的度量支撑,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主要工作过程

2023年11月,国网电易数字科技(雄安)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向

中国节能协会提交《高效节能技术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标准立项申请,中国节能协会组

织召开标准立项会,项目通过立项审查;

2023年12月,中国节能协会下达《固废处理装备运行效果评价技术要求—循环流化

床》等10项团体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高效节能技术减碳量评估技术要求》正式立项,

项目号为TB

2024年1月,国网电易数字科技(雄安)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标

准发起单位成立编制工作组,开始进行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工作并起草标准及相关文件;

2024年2月—5月,工作组多次以线上线下等方式召开标准讨论会,对标准草稿进行

研讨并修改;

2024年6月—7月,经过数月迭代完善,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编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标准内容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以及与已经发布的国家行业

标准的协调关系。

(二)主要内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高效节能技术的减碳量核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高效节能技术代替一般技术的减碳量评估。

(2)评估基本原则

开展高效节能技术减碳量评估需要具备以下基本原则:一

文档评论(0)

dakemar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能源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