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案例与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以内数的认识案例与反思

创设情境领悟数感

——“101以内数的相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记得有位家长跟我说过这么一件事:你们前些天教的都是101以内的数,此时此刻立刻跳动到万以内的数,这中间有多少数呀!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10100为何物,1010是多少,他只知道10100比1010大。但详细事物给他,让他估计,或让他比划比划,他根本不会。从家长的一番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重视的往往是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以及读、写数的方法,却无视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生对数的感觉特别迟钝,大数的概念根本没有,在学生眼中只有死的数字,而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数感的造就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并且也把它付诸于日常教学中。最近我有幸听到闻名特级老师丁杭缨教师的一节课——《101以内数的相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片断一:

师:今日我们学习“101以内数的相识”〔板书课题〕。有多少人相识101,请举手。

全班小挚友齐刷刷地举手。

师:既然你们大家都知道,那此时此刻请你们猜一猜桌子上的小棒有几根?

生:101根。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今日学101吗?

师:既然你们猜101,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就请同桌合作数一数。

学生数后发觉小棒实际的根数比101多。

……

师:此时此刻请猜一猜这盒铅笔也许几支?

生:101支。

生:101支。

生:50支。

学生猜了许多数。

师:怎么办呢?

生:数一数。

学生齐数。

师:只有数过、验证过才知道正确的数,是吗?

感受一:

数感是一个比拟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大数感的建立,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必须的距离,建立它的表象就尤为困难。在这一片断中,老师通过猜测——操作——验证三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101”,通过估计和比拟建立数感。同时,老师通过让学生先猜,再动手验证的方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熬炼提高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实力。

片断二:

师:此时此刻请小挚友们视察一下抱着101根铅笔的小挚友,你看他抱得怎么样?

生:比拟吃力。

生:快抱不住了。

师:此时此刻你拿一下桌子上的101根小棒,感觉怎么样?

生:很简单拿。

师:这是为什么?

生:……

师:因为铅笔的体积大,小棒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不一样,所以一个抱不动,一个拿得动。

〔师出示101粒米〕师:这是什么?

生:米。

师:猜猜有多少?

生:40。

生:60。

生:10。

生:……

师:告知你们这儿有101粒米。

生齐:哇!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少。

然后请一个学生掂一掂这101粒米。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假如此时此刻教师请你到办公室拿两样东西:101张纸和101本书。请你用动作来表示一下怎样拿这两样东西,好吗?

全班齐表演。然后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指着上台表演的学生问〕这是拿101张纸的还是拿101本书的?

生:拿书的。

生:拿纸的。

师:〔转向表演的学生问〕你是拿什么的?

生:拿101张纸。

师:教师这儿就有101张纸,看一下,怎么拿。

师再请一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这是拿什么的?

生:拿书的。

师:101本书为什么这样拿?

生:因为比拟重,所以要用两只手。

感受二:

丁教师这一环节的设计,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其实她对数感的建立已进一步扩展到视觉、触觉和空间的范围,使学生在比拟中体会物体的大小、形态不一样时,即使数量一样,它们的质量与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在详细的环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理解了数字本身,同时也对数的实际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反思:

《标准》对数的概念的建立在第一、二学段提出的详细目标有: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展估计。在片断一这一环节,老师在讲课时首先出示一捆小棒,让学生猜一猜,然后让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觉察原先的推测不精确,这捆小棒其实是101根多。可以看出,老师将数感的造就建立在学生对实物的感知上,注意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通过学生自己错误的推测从而促进学生数的概念的建立。同时,这里老师也渗透着只有自己动手数一数才能验证自己的推测的精确性,教育学生不管什么事情只有自己动手才能验证推测精确性。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数学地”思索。在片断二这一环节,老师通过101根铅笔、101根小棒、101粒米、101张纸、101本书等,将数“101”与不同物体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从数学角度思索问题,切实感受到此“101”与彼“101”的不一样,为学生供应了充分可感知

文档评论(0)

15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