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情节知识梳理与专练.docx

2025年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情节知识梳理与专练.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高考试题中的情节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往往与小说环境、人物、主题紧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考查重点的变化,即由过去直接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转变为要求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分析某一情节作用,对情节手法(叙述技巧、情节安排技巧)的分析也趋于精细化。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常设题型有以下三类:概括情节、分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

一、情节安排技巧

1.线索。小说的线索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悬念。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3.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即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4.伏笔。伏笔是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果更分明。

5.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在不同部位的互相关照与呼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祝福》的开头和结尾。

二、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方式

(1)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可以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4)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5)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另一件。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2)第二人称: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以对话的口吻叙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叙述视角???

(1)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察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2)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情节的作用

1.开头段的类型及作用

(1)一般式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设疑式(或悬念式)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3)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4)直切式开头:小说直接切入场景,将读者置于情节之中,现场感与参与感强烈。

2.中间情节的作用

(1)从结构上看,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

(2)从表达上看,起衬托、对比、铺垫等作用。如果描写的物象是次要物象,且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作用就是正面烘托、衬托、铺垫;如果描写的物象不一样,意境或情感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对比。

(3)从内容上看,起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的作用。

3.结尾段的类型及作用

(1)欧·亨利式(或出人意料式)结局。从内容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结构看,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真相通常出乎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又能发现一切又在情理之中;从人物看,可以更加突出人物形象;从主题看,可以突出文章主题。如莫泊桑的《项链》,女主角最后才知道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悲剧式结局。从主题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