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基于“增量民主”理论视角分析.pdf

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基于“增量民主”理论视角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进我国政治民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以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路

径,在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广大代表和选民的现

代政治民主意识。

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基于“增量民主"理论视角分析

口张斌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稳定之所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南各级代表大

是全民自南权利之所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会选举政府。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在我政治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各革命

生活中重要地位的形成,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历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史选择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形成,是中共

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u本文借鉴俞可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权组织理论和代议

平教授的“增量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理论,通过分制理论直接指导下,以苏维埃政权组织为实体参照,

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趋势,使我结合民主革命斗争形势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而逐步

们对当前政治民主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形成的。经过新中盂lI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文明有更为深切的理解和把握。议和各地人民代表会议的过渡,1954年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国第一部宪法。从此,人民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表大会制度就作为我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了自下

、而上的确立。但由于受到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和社会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第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一新型民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工农代得不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代议制理论所提出的

表大会的苏维埃政权组织,这一政权组织形式是根“实现真正普遍、平等、直接和无记名投票选举”的经

据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提出的,从建设理论到具体济社会基础尚未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现为一

制度都是照搬前苏联苏维埃政权组织的模式。抗日种较高民主理想模式。

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政府为了全国统一

抗战形势的需要,提出了具有民主性质的“三三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积淀

原则,建立了边区参议会制度。1940年,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当中首次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

论设想,指出“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政治

《人大研究)2ol2年第7期(总第247期)一17—

是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全面改革和快速

明建设的最终目标。现代民主的发展有其共性,但发展时期,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改革渐次推进。

基于不同阶段和不同国情的具体环境,民主实践又“增量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已具备充分的社会经

表现为不同的模式。济和政治基础条件。从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路径依赖,继

上,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基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有

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党内民主制度等多种形式。其中可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

民借以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