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密★启用前

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2024.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在认为,5000多年前是中华文明形成阶段,如果用一个人的一生来比喻,可谓之“降生”。在此之前,有一个文明的“孕育期”,这个阶段是农业初步发展、手工业初步发展、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开始出现分化端倪的阶段,也就是“起源”。所以说,文明从起源到形成,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质变点”是王权国家的形成。

西辽河流域现存最早的文化是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为距今8200年至7200年。1990年到1992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兴隆洼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发掘出一个160米长、140米宽的椭圆形聚落。聚落周围被一条宽两米左右的围沟环绕,里面有成排的建筑分布,是一个很完整的村落。房址的地面上分不同的区域,有放置陶器、制作石器的场所,也有煮炊的场所。当时流行用人头盖骨做装饰,这跟宗教信仰有关系,说明精神生活逐渐变得丰富。此外,遗址中出土了很多动物的骨骼,从中可以窥知,此时野猪已经被驯化为家猪。

比较重要的发现是,兴隆洼遗址中开始出现随葬品,少数墓葬开始随葬精美的玉器。这些距今8000年左右的玉器,在中国境内是比较早的出土玉器。其中出土的耳环,即玉玦,特点是有豁口,可以佩戴,非常精致,说明当时手工业已取得了进步。农业初步发展后,有些人把精力主要用于制作玉器,这表明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初步显现。

在兴隆洼遗址,我们发现一位50多岁的男性墓主人的随葬品比较丰富,包括耳环、耳坠、陶器、渔猎用的工具、鱼鳔等。重要的是,一般的墓中只随葬磨盘、磨棒或一件陶器,而此墓主人身旁的陪葬品却有一雌一雄两口猪。家猪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财富,这说明墓主人地位比较高,可能是当时聚落的首领。

兴隆洼文化之后,西辽河流域出现的是赵宝沟文化,其年代在距今7500年至6500年前后。这一时期,农业取得初步发展,人口有所增加,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尊表面所施的纹饰图案:生着翅膀的猪、鹿等神兽在祥云中飞翔。这说明当时人们的信仰体系中已经形成了某几种动物具有神性的观念,其后红山文化中玉龙、玉鸟、玉龟、玉人等玉器的出现,为这种认识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此后的红山文化是今天讨论的重点。红山文化以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这一遗址命名,分布范围是内蒙古赤峰地区和辽西地区,年代范围是距今6500年至5000年。

值得注意的,首先是红山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彩陶。彩陶文化本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特产”。有迹象表明,仰韶文化的彩陶从距今6000年开始向周围扩展其影响,距今5700年至5400年时分布范围扩大,影响到了西辽河流域。到距今5400年至5100年,仰韶彩陶的分布范围扩展到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这期间,各地的陶器颜色有红有黑,器形不一样,但是圆点、弧线、三角弧线的图案是共同的,这代表着中原地区文化第一次向周围强烈辐射。我个人认为这或许跟当时黄帝、炎帝集团的兴起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展有关。

其次是龙的出现。在红山文化晚期,一些墓葬当中出土了玉龙。它的身体呈C形,龙嘴部分很像猪,所以一般也被称为玉猪龙。最近,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地区的彩陶坡遗址出土了用蚌壳雕刻出的龙形器物,其年代在距今6000年左右,这表明在此区域6000年前已有龙的信仰。我们认为,从现有的发现来看,西辽河流域很可能有龙的本地起源。

我们看到,红山文化中权贵阶层的墓葬都只随葬玉器,而且玉器往往只出现在权贵阶层,说明当时以玉为贵的理念已经出现。另外,我们发现在若干大墓当中也有钺存在。钺是中国史前时期主要的近距离格斗武器,我们认为这是首领掌握军事权力的象征。

总体来看,在距今55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西辽河流域的史前社会发生了质变,已步入初级文明社会。距今约4000年至3500年间,西辽河流域大甸子遗址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出土的陶制酒器,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相同。与此同时,西辽河流域从中原地区汲取了青铜铸造技术,流行在丘陵地带用石块修建山城,墓葬反映的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西辽河进入古国文明社会。总之,西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具有自身特点。这一流域是旱作农业发生较早的地区,也是史前玉器、龙的信仰、以玉为贵的理念出现较早的地区。其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中,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都发挥了重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