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许道宁——一个基于零星图像信息复原局部艺术史的案例探究.pdf

追索许道宁——一个基于零星图像信息复原局部艺术史的案例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追索许道宁——一个基于零星图像信息复

原局部艺术史的案例探究

作者:张德勇[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美术界》2018年第3期

【摘要】本文梳理辨析了北宋画家许道宁的存世作品资料,认为《乔木图》代表了其大寒

林题材;《秋山萧寺图》代表了其早期专师李成的风格;《雪景图》与某拍卖品山水团扇分别

是《宣和画谱》中记载的《茅亭赏雪图》和《寒云戴雪图》的摹本,代表其壮期山水成就;

《秋江渔艇图》则是其晚期追求简快画法的代表。这几种类型基本覆盖了文献记载中许道宁的

种种风格,以其为坐标,足可大致勾勒出许道宁艺术创作的整体脉络。此案例的成功探究可为

早期艺术史因图像匮乏难以复原的困境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北宋绘画;许道宁;李成;秋山萧寺图;秋江渔艇图

北宋的山水画能流传至今的已极为稀少,北宋前期的更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众多画家

在艺术史上空留下一堆作品记载,并无任何可靠的传世作品。假设艺术史是一张巨大的历史图

谱,我们如今还能形象地感知到的仅仅是其中零星的几个点而已,绝大多数地方是模糊的。可

以说艺术史研究的目的之一应该是尽最大可能复原这张浩瀚的图谱。

然而笔者发现,北宋早期画家中的许道宁(约活动于970~1052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案

例,他的作品保存至今的也极为稀少,并不比别人多,仅有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秋山萧寺图》

和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秋江渔艇图》2件真迹。但是,如果明白它们一个代表

早期、一个代表晚期,再把几件珍贵的临摹作品也一并纳入视野,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那就

是这仅有的几件作品恰恰代表了许道宁的几种不同风格。读懂了它们,一个完整的许道宁几乎

呼之欲出。

一、《乔木图》——许道宁大寒林图的代表

在《宣和画谱》的记载中,李成画派经常出现以《寒林图》命名的作品。那么专以寒林命

名的作品是不是意味着与《寒林平野》之类的山水作品又有一定的区别?它表不表达山水画中

的那种空间感?如果没有具体的例子,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的传许道宁《乔木图》为我们展示了这类题材究竟是何面目。《宣和画谱》中收录的许道宁寒

林题材作品包括寒林图十三、大寒林图三、小寒林图五。笔者从画幅巨大

(169.2cm×103.2cm)、枝条交叉复杂等特征判断,这件应该属于大寒林图的类别。可以看出,

这件单以寒林为题的画作,虽然下部也对坡石做了交待,但上部并未像一般山水画那样表达明

确的空间距离。笔者推测李成派系众多所谓寒林图可能都具有此类特征,主要以画树为目的,

可能是当时画山水者首先要练习的类型。至于这件《乔木图》究竟是许道宁真迹还是摹本,笔

者倾向于认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判断,最可能为南宋时期的摹本。

二、《秋山萧寺图》——许道宁早期山水的代表

史载许道宁早期是专学李成的,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收藏的《秋山萧寺图》正是此类画作

的代表,图中林木萧疏、烟霭迷离、对面千里、远山如黛,一派齐鲁地区常见的平远景象,迥

非许道宁所活动的关陕地区风范,正是许道宁师法李成所致。

作为有邻馆秘藏的一件极为重要的北宋绘画,此图极少出版,仅有小图见刊于几种画册。

另外上世纪日本曾出版过黑白的珂罗版印刷品,今亦相当罕见,市价不菲。据了解,《宋画全

集》曾多次与有邻馆沟通希望征集出版,但该馆为私人博物馆,终究拒绝出版此图,允为憾事。

笔者认为这件作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它不仅是存世唯一一件许道宁早期真迹,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解读李成画风最近的阶梯。简而言之,对今人而言,《读碑窠石图》加

上《秋山萧寺图》恐怕已是唯一一种能最大程度接近李成的途径。作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大师,

李成的画究竟何种面目一直成谜,早在北宋米芾即因难见到李成真迹而提出“无李”论。《读

碑窠石图》作为仅有一件最接近真迹的李成作品,可惜画中仅以林木坡石构成主要内容,并不

能解答李成是如何描绘峰峦叠嶂、烟岚雾霭、危栈流泉的。谢稚柳曾试图通过辨析王诜与郭熙,

希望经由王诜推测出李成面貌,恐怕也是未得门径,因为王诜与李成的差异已远远大于相似之

处。班宗华亦曾对许道宁的研究表现出知识盲区,例如他因为《秋山萧寺图》与《秋江渔艇图》

存在差异而质疑其或非许道宁作品,乃至于附会到宋迪的潇湘八景上,不啻于南辕北辙。一众

专家们纷纷目不识“许”,令人惊愕。《秋山萧寺图》代表的是许道宁早期“专作李成”时的

画风,所谓李成的“烟林清旷、气象萧疏”“烟岚轻动、对面千里”“峰峦重叠、间露祠

墅”“林木稠薄、泉流深浅”“毫锋颖脱、墨法精微”,面对此图皆一一不言自明

文档评论(0)

当当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