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摄影新闻的兴起.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摄影新闻的兴起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那年摄影术刚刚诞生不到一周年。1839

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宣布,L·达盖尔银版摄影术诞生。摄影影像的产生,对法国,进而

对世界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摄影影像使人们摆脱了唯有通过主观绘画

获取图像的方式,并给人以真实和可信的感觉,由此激发了人们以摄影影像传播真实信息的

欲望。这个愿望随着摄影技术、印刷技术和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臻完善,并催生了一个

新型领域——摄影新闻。摄影新闻在近代中国究竟起于何时?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

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

中国近代摄影术的引入与发展

关于摄影术首传进入中国的具体时间,据胡志川先生等考证:最早的记载是在1844年,

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他把“小照”分赠给英、法、美、葡四

国使臣。此照为法国海关随员于勒埃及·尔(Julesltier)所摄①。随后,有文字记载说明,摄

影术在中国就正式扩展开来。如1846年10月8日,香港的《中国邮报》刊载了一则广告“银

版摄影和锌板印刷公司,威灵顿路,香港或中国的彩色及黑白风景照,每晨九时营业至下午

三时。”这标志着早在那个时代,作为商业化的摄影在中国已经出现。

19世纪4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出现早期的摄影工作者,有据可考的有林箴、罗森、邹

伯奇、赖阿方等人。其中福建人林箴是中国最早的银版摄影师②,广东人罗森最初是作为早

期外国摄影师的助手,后又在香港独立执业照相馆③,邹伯奇是第一位独自研究摄影术及照

相器材的中国人,罗元佑则是在中国最早开业执镜的中国摄影师。

时事纪实摄影与摄影新闻萌芽

(一)中国时事摄影的雏形

从1844年摄影术传入中国至1919年民国建立前夕,摄影术总体上是用于人物肖像的拍

摄,但也不可否认当时已有人把摄影当作记录社会事件、报道新闻和反映民间风俗的工具,

进行了将摄影用于拍摄时事的初步尝试。早在1848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就将拍摄于1844

年反映中国澳门情况的照片复制品刊登在法国的《中国旅行报》上。目前还没有其他资料表

明在此之前已有关于中国的照片正式发表,这是在报纸杂志上出现的第一张有关中国情况的

照片复制品。

1860年10月,意大利随军摄影师费利斯·贝多(FelicA.Beato)与英法联军一同进入了

被占领的北京,拍摄了许多战争现场,及遭受战争摧毁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罗西尔

(M.Rossier)是早于贝多随英法联军进入中国的另一位意大利摄影师,他于1858至1960

年活动于广州、澳门和香港,并十分努力地拍下了被英法联军占领后的广州。1859年,委

托罗西尔工作的那格提与尚巴拉公司开了摄影领域的一项创举:出版了一部单纯用于商业买

卖目的的中国风景集④。虽然这本摄影集的出版商和出版地都不在中国境内,但这是关于中

国风土人情的第一部摄影作品印刷出版物。

1876年7月15日,由英商投资建造的从上海到江湾镇的13余里铁路完工,并将举行

通车典礼。《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日成照相馆的《拍照火轮车》广告:“本店现蒙申报馆主

托照至吴淞火车形象,订于此礼拍照日五点钟,携带机器前往停顿火车处照印。惟肖物图形,

尤须点缀,敢请绅商士庶来前同照,其形景更得热闹,想有雅兴者定惠然肯来也,特此预布。”

当时的印刷水平还不能将照片直接印刷在报纸上,但从这则广告中可以发现,报馆已与摄影

联手来进行时事报道拍摄,它开创了我国早期时事摄影及摄影采访的一个先例。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GeorgeE.Morrison1862~1972)是在中国从事摄影活动的一位重要

西方人士。1894年,他怀揣母亲寄给的四十英镑,以一副地道的中国本土打扮,从上海出

发向中国的南方诸省重庆、云南、贵州一路旅行而去,直到缅甸。他把沿途见闻写成了一部

《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的书,并于1895年在伦敦出版,一时好评如潮。由于这个原因,

直接导致他成为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1898年他到达北京,就此开始长达

二十余年的中国生涯。作为记者,他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镜头亲历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辛丑签约、清末新政、日俄战争、帝后之丧,直至辛亥革命的全部历史变迁。留下了大量的

极其珍贵的影像史料,见证了中国那一段极具革命意义的历史阶段。其中生前的私人图书馆

资料现藏于日本东洋文库,其它大量的日记、摄影作品等则收藏于澳大利亚的米歇尔图书馆。

文档评论(0)

135****35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