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Ⅰ复习任务群1信息类文本阅读练案4分析论证特点课件.pdfVIP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Ⅰ复习任务群1信息类文本阅读练案4分析论证特点课件.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练案4分析论证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心理距离”中的

“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心理距离”,是指我们

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

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

所以叫作“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

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

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

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另是一种眼光

,从它那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美丽、清新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

尽,犹自青青君始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在这些诗人的眼中,

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已彻底改变了,所以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

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

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

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

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

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

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

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

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如此一来,

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

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

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

华·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是

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

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它既不

使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使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

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之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

术创作而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这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

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

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都会因“距离丧失”而想入非非。艺术创作中经常运

用的诗化原则、陌生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艺

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取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换另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

材料二时间与空间都可以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

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自然欣赏的关键,是从自然中感受到美好的

生活环境;艺术欣赏的关键,是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距离是否具有解释力?英国学者理查德·乌尔海姆在他的《艺术及其对

象》一书中,提出了一种“视为”的理论,即把生活视为艺术。为什么一片风

景美?因为它“如画”。为什么一段经历精彩?因为它像故事。为什么一个

人显得高雅?因为他或她有艺术家的气质。艺术在改变着人的生活,使人

们“脱俗”,富有激情,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艺术对生活的改造。

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

并不能设想,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

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

我们常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有意识地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距离,而是一种对生活

美的发现。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

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

发现美的能力。

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来培养的。这是

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艺术家通过对风景的描述,提升了人们欣赏风

景的能力。艺术家也通过对生活的描写,推动着人们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

生活。

(摘编自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

文档评论(0)

195****6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