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六) (第六单元).docx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形成性评价(六)(第六单元)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朝廷自经庚子之变,知内忧外患,相迫日急……故于西狩途中,首以雪耻自强为询。这次“自强”()

A.开始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瓦解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

C.涉及改官制、废科举等举措

D.打击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解析】选C。由“庚子之变”“西狩途中”可知,这是指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所谓“自强”是指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涉及了改官制、废科举等措施,故选C;开始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的是洋务运动,这与题干中的“庚子之变”时间上不符,排除A;瓦解了清政府统治政治基础的是辛亥革命,与题干中的“庚子之变”时间上不符,排除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但是题目主旨是由此引发的清末新政,而不是义和团运动,排除D。

2.(2024·佛山高一检测)据统计,1899年,清廷的财政收入约为8000余万两白银,到了1908年达到2亿3千万。这一增长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A.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B.洋务企业的创办

C.清末新政奖励实业 D.列强侵华的放松

【解析】选C。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施新政,其中关于奖励实业的举措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从而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C;1899—1908年间,清政府并未提倡使用国货,A不符合史实,排除;洋务运动在1895年宣告破产,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1899—1908年间,列强侵华并未放松,D不符合史实,排除。

3.(2024·佛山高一检测)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就曾访问设在比利时的第二国际执行局,请求接纳他的党,并表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为此,孙中山主张实行()

A.社会主义 B.政治革命

C.民族主义 D.社会革命

【解析】选D。根据材料“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可知,这反映了孙中山鉴于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从而提出民生主义,想以此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防止欧美国家的弊端在中国出现,即主张实行社会革命,D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并非社会主义者,排除A;政治革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B;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统一、富强的国家,排除C。

4.(2024·茂名高一检测)有学者通过检索专业资料数据库发现,从1898年开始,“革命”一词的频度不断上升,但自1908年后“革命”一词的使用却日趋减少,1911年其频度更是降到100次以下。该词频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薄弱

B.政府加大报刊审查

C.“预备立宪”的推行

D.革命缺乏政党领导

【解析】选C。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对维新派变法失败感到失望,“革命”一词的频度不断上升,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后“革命”一词的使用日趋减少,“民族资本主义薄弱”不合题意,故A错误,C符合题意;“政府加大报刊审查”不合题意,故B错误;“革命缺乏政党领导”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故D不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

据统计,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民变中既有旧的力量,也有新的力量彼此呼应。当时兵变有20多次,学生也经常闹学潮。因此,有人说武昌起义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胜利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境地

【解析】选D。材料“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武昌起义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反映了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次数较多,参与反清斗争的社会力量此起彼伏,说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武昌起义只是加速了清王朝灭亡的步伐,故选D;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胜利,表述有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不符合题意,排除C。

5.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湖南、广东、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山西、陕西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据此可知()

A.封建帝制退出历史舞台

B.革命形势迅猛发展

C.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D.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解析】选B。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这说明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清政府统治面临土崩瓦解的危机,故选B;“封建帝制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