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课获奖教案-1.doc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课获奖教案-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

1

设计人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继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后,一次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进行的不屈抗争。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它预示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喷薄欲出。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新课程改编后,把五四运动作为一个独立的课时拿出来,足可见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归纳其历史意义;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创设情境、分小组、演练等方法,结合相关图片、材料、歌曲和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深刻领悟“五四精神”的内涵,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改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创造合作学习型活动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2、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课前:预习第13课;搜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课中:分组竞赛、观看影片、影视资料。

——激发学习兴趣

(3)课后延伸活动:用口号、标语弘扬五四,写一篇小论文。

——小组活动,拓展认识

3、关键问题

(1)课前设计要科学合理。

(2)课堂学习活动教师要注意引导,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思考。

(3)做好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使学生获取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五四精神;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端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走近五四

情景导入: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青少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节日,叫什么?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又是什么时候把它定为“青年节”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吧!

图说五四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背景

国际:①1915年,一战期间,日本趁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企图独霸中国,借袁世凯称帝之机,向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国内: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仍实行黑暗的独裁统治,人民群众与北洋政府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国内各阶级矛盾加深。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③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

2、导火线:

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日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过渡:消息传到北京,北京的学生愤怒了,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呢?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第一阶段——前期

时间:1919年5月4日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方式:集会、游行、示威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结果: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2、第二阶段——后期(五四运动的扩大)

时间:1919年6月5日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方式:“三罢”斗争(罢市、罢工、罢课)

经过:上海工人罢工——“三罢”斗争——全国响应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3、对比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有那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不同点

时间

地点

主力

结果

第一阶段

5月

学生

(先锋)

遭到镇压

第二阶段

6月

工人

(主力军)

初步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初步获胜

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这次运动的哪些口号实现了?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次向列强说“不”,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获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乐中的一部雄浑的青春乐章,是中国青年引以为豪的光荣历史。历史走过昨天,历史见证今天,历史畅想明天,让我们一起感悟五四吧!

感悟五四

(四)、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1、性质(多媒体课件展示《毛泽东选集》的一段评价,再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进行对比)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选集》

问:新

文档评论(0)

8d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