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xVIP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考情分析

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高频考点,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较多涉及

2.情境设计:多利用第一手史料如时人文章、看法、公文创设学习情境、社会情境,同时利用新材料作为时代背景进行考查。如(2022·全国乙卷,28)陈宝箴奏折;(2022·辽宁卷,7)德国照会;(2021·山东卷,6)外国人评价戊戌变法

3.核心考向:维新变法运动背景、概况和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整体感知

知识点一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

政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壮大

思想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倡导改革

过程

序幕—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结局—戊戌政变

败因

客观

守旧势力强大

主观

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

意义

政治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经济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

推动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又坎坷

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书影”,思考:这两部著作有何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康有为的这两篇著作将孔子树立为改革家,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知识点二义和团运动

原因

根本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直接

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经过

兴起

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发展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失败

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评价

积极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

消极

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阐释·核心概念

[“扶清灭洋”]义和团以为扶助清朝,消灭洋人、洋物便能挽救民族危亡,这一方面表达了人民大众挽救民族危亡的迫切愿望和爱国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未能认清清朝反动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实质,盲目排外。

主题一从器物到制度——戊戌维新运动

视角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戊戌新政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字林西报》

材料二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康广仁《致易一书》

材料四维新派提出的官制改革主张,在百日维新中,大大打了折扣。有的条目干脆不被批准,有的则被偷梁换柱,失去了本意。

解读材料一、二中的“大刀阔斧”“变法神速”是关键语句,由此不难得出改革的特点。材料三、四反映了顽固派抵制变法的现象,“同志太孤”即改革对立面太广。

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所持的看法并作出评价。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反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