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名人文化传承路径研究.pdfVIP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名人文化传承路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名人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作者:罗敏张春阳姚迪陈玲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31期

摘要:新都因杨升庵文化而闻名,新都城市的发展以升庵文化为依托,传承升庵文化,

二者两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新都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文化遗产是杨升庵遗留下来的重要资

源,传承杨升庵文化要以文化遗产为基础,以文创产品为形式,依托升庵中学和文化旅游载

体,打造名人文化品牌。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当下,传承发展好名人文化,有利于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提高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能力。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升庵中学;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1-0025-03

如何构建新都的城市精神,弘扬升庵文化价值,推动升庵文化创造性转化,传承发展好升

庵文化。本文拟从传承基础—升庵文化遗产、传承形式—升庵文创产品、传承场所—升庵中学

和传承载体—升庵文化旅游四个具体路径来传承升庵文化,为新都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

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诠释名人文化自信。

一、传承基础:升庵文化遗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

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从这个角度来看,传承杨升庵文

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杨升庵文化的传承可以以升庵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

即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传统阶段主要表现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对杨升庵文化的继承和發

展;现代阶段表现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升庵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杨升庵不仅在明朝是一个因其才学和忠孝闻名的典型的儒家士大夫,而且后世的清朝乃至

近代,甚至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大家都纷纷称赞其治学和为人。所以,时人会给出“公孝友性

植,颖敏过人,家学相承,益以该博”的评价[2]。

熟悉杨升庵的人自然会轻易地想起他在明世宗所引起的“大礼仪”事件中的活跃表现,并因

此而长期受贬于云南终生抑郁不得志。即使不怎么熟悉历史的人也会想起他的《临江仙滚滚·

长江东逝水》中慷慨悲壮与荡气回肠词句[3]。杨升庵去世后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包括大量的诗词和书法等文学作品,还有以四川新都为中心的升庵孝文化。在清朝时期,有感

于杨升庵的作为,今新都地区的地方官员就曾为杨升庵特地立了一块石碑。经过了清朝,进入

近代后仍然有许多文化名流去杨升庵的故居缅怀。对杨升庵的赞誉即使是到了现在,不仅没有

减少反而增多。这种即使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仍然为后人传承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生

生不息发展至今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著名的学者费孝通先生曾经将“人类通过文化的创造,留下的、可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

基础”称为文化资源[4]。那么文化遗产也是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

的,具有较高文化、历史、艺术或者科学价值,并以特定实物或者非实物的形态存在的人类创

造物[5]。当下,无论是从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还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杨升庵文化都得

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与利用。这种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而且可以给

新都乃至其他地区的人们树立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

新性发展。

升庵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三个主要的纪念性建筑物,分别是四川新都的杨升庵故居和

杨升庵博物馆,以及云南昆明的杨升庵纪念馆。每个地方都是通过以杨升庵为中心,及其相关

的作品和他人的评价来缅怀先辈、教育后人。在非物质遗产方面,主要是通过出版杨升庵相关

的各种作品,包括丛书、年谱、各种诗选词集,来传承升庵文化,比如弘扬其孝文化。2002

年出版的由王文才和万光志主编的《杨升庵丛书》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部,具有相当的学术价

值[6]。学术精神传播的同时也会促进其文化精神的传递。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资源本身是可以得到开发的,不仅如此,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胜于

消费和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当中[5],杨升庵文化也是如此。以新都杨升庵文化遗产资源

的开发为例,新都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已经将杨升庵这个历史名人的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

相结合,综合的可持续发展地开发利用。新都地区已经将杨升庵作为新都城市的名人名片;杨

升庵故居作为地方特色旅游景点;杨升庵博物馆作为孝文化的传承纽带。正是一代又一代先进

的中国人,将前人优秀的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继承下去,才有了五千余年的中国文化。一个抛弃

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

文档评论(0)

150****64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