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成比例线段讲义与习题练习
之前学了全等图形下来学习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图形,把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如正方形,他们自所以形状不同是因为边长不同所以这节课我们从线段的比开始学习
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回忆:两数的比。
.两条线段的比的定义: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
AB m
的比(ratio)AB∶CD=m∶n,或写成CD=n
,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m
如果把n
AB
表示成比值k,则CD=k或AB=k·CD.
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2.做一做
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0.1cm),并求出长和宽的比.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
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成比例线段:
回忆比例的概念
a c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b?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segments).
a b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
比例中项:若b?c则把b叫做a,c的比例中项。
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区别和联系:线段的比是指两条线段之间的比的关系,比例线段是指四条线段间的关系.若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则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a c
线段的比有顺序性,四条线段成比例也有顺序性.如b?d
成比例.
2例1:下列线段能成比例线段的是( )
2
是线段a、b、c、d成比例,而不是线段a、c、b、d
2A. 1cm,2cm,3cm,4cm B. 1cm,
2
cm,2
cm,2cm
2C. cm,
2
5cm,
5
cm,1cm D. 2cm,5cm,3cm,4cm a=2,b=
,c=2
,d=5 .
35155例2.判断下列线段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3
5
15
5
(1)a=2cm,b=4cm,c=3m,d=6m;(2)a=0.8,b=3,c=1,d=2.4.
比例性质:
c
? ?
⑴基本性质:b d
ad=bc.
a?c?b?d
⑵反比性质:b d a c
a?c?a?b d?c
~~~
⑶更比性质:b d c d
或b a
~
a⑷合比性质: ?c
a
a?b c?d
?=
?
d b d
a⑸分比性质: ?c
a
?a?b
?c?d
b d b d
a⑹合分比性质: ?c
a
?a?b
?c?d
b d a?b c?d
a⑺等比性质:如果 ?c
a
m a?c? ?m a
?=…= (b+d+…+n≠0),那么 ?
?
b d n b?d???n b
方法等比设k
典型例题:
a例1:已知 ?c
a
,则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b d
A、b?d
a?b
B、
?c?d
C、 a ? c
a?d a
D、 ?
a c b d
a?b c?d b?c b
x例2:已知 ?
x
y?z
x?y
则 ?
4 5 7 y?z
x
练习:已知
? ,则在①
x?y
?1,②
x?3
? ,③ x
?3,④
x?y
?8,这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有几个?
33y 5 x?y 4 y?5 5 x?2y 13 x 3
3
3
a?b
例3:已知
?b?c
?c?a
?k,则直线y=kx+k必经过第 象限。
c a b
x y z
x?y?z y?z?x
1.若4x=5y,则x∶y= . 2.若3=4=5,则
y ∶ x = .
x?y y
x?y
a 3 a?b
已知 13
=7,则
的值为 . 4.已知 = ,那么
4y b
4
= .
b
c e
5.若 = =
d f
=3,且b+d+f=4,则a+c+e= .
b 3 a
6.若(x+y)∶y=8∶3,则x∶y= . 7.若
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与斜边的比是 .
= ,那么 = .
? 5a b b
? 5
已知△ABC和△A′B′C′,
AB BC CA 3
= = =AB BC CA
= = =
,且A′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