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一、简介
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属
于中药外治法。
二、适应症
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
系疾病。
重点推荐: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三、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
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常用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等。
五、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
1、药物:
①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
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②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
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
物均采用生药。
③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
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
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
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
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
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
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
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二)施术方法
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
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
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
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
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使用水(酒)浸渍剂时,可用棉垫或纱布浸蘸,
然后敷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
定。
4、熨贴法: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
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三)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
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
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四)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
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
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
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3、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
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4、贴敷部位: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
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
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
等。
5、贴敷方法: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
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
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六、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
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贴
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