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探讨.pdfVIP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探讨.pdf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

内容提要:

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他提出

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工业化新模式,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工业化进

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工业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

小城镇发展模式,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区域经

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等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经

济发展背景和现实发展道路;经济圈(带)模式,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黄河

三角洲开发区,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沿欧亚大陆桥建设

一条沟通东西、平衡南北的经济走廊等。这些理论观点不仅启发了无数理论工

作者,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决策咨询价值。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圈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费孝通教授的一项突出的学术贡献,是关于新时期中国经济

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费孝通教授经常深入基层,“到

农村里、城镇里去观察,去思考”,追踪中国城乡改革开放与建设的实践,总结与概

括各地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他提出的新工业化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圈(带)发展模式概念及其论述,不仅启发了无数理论工

作者,而且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对于广大实际工作者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费孝通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经常深入基层实地考察,从沿海到边区频繁进行长

时间、大跨度的系统调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当我翻开费老当年亲笔

签名送给我的一本本论著,内心充满了敬意与怀念。现特撰此文,希望理清费孝通

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轮廓,作为对先生永久的纪念。

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发现从有限的责

任田上大可腾出手来另找生财之道。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是乡镇工业兴起

和发展的内在因素。费孝通教授指出,中国农民找到发展乡镇工业的道路是“逼

上梁山”。乡镇工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新的劳动手段与新的劳动对象相结合的

产物。但也有人对农民办工业很不以为然,“有人说社队工业挖了社会主义的墙

脚,是不正之风,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温床,各种帽子都有,问题提得很严重。”(注1)

这种僵化与保守的观念,没有阻挡得了农民办工业的潮流。他旗帜鲜明,明确支持

社队工业的发展。费孝通教授说过:“中国的草根工业如今长成参天大树,实在是

亿万农民长期艰苦奋斗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作为一名社会学工作者,有责任对他

们的实践活动做点理论性的分析和总结,并在舆论上给予支持。”(注2)

20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教授通过对苏南等地的调查,发现社队工业是农民

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他指出:“我们应当提倡‘大鱼帮小鱼,小鱼帮虾米’,要求

大中城市的工业帮助、促进农村社队工业的发展。”他形象地指出,资本主义是“大

鱼吃小鱼”,而我们社会主义却是“大鱼帮小鱼”,社会主义模式里还有“小鱼帮

大鱼”的一面,说得更完整些是个“大小相辅相促”的模式。(注3)他在《小城

镇·再探索》一文中指出:“在苏南地区,城市工业、乡镇工业和农副业这三种不

同层次的生产力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区域经济的大系统。这是一个在社会主义

制度下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系统,展现了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注4)

1981年,费孝通教授在三访江村时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应当都集中在少数都市里,而应当尽可能地分散到广大的农

村里去,我称之为‘工业下乡’”。工业下乡同样可以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增加工业

的比重,但是在人口分布上却不致过分集中,甚至可以不产生大量脱离农业生产

的劳动者。在这个意义上,为具体实现工农结合,或消除工农差距的社会开辟了道

路。(注5)在农工相辅、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这可

能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工业国家发展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

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

费孝通教授以苏南发展乡镇工业为例,指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模式的意义。他

说:“由于这些地方工业办得好,因而富裕起来的乡村,农副业收入所占的比例不断

降低,这个事实应当大书特书,中国社会基层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发

生、发展的,而且又促进了农业发展,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个特点的重要意义,

只要和西方早年工业化历史相对照就容易看得清楚了。欧洲工业化初期,在集中

于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