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匿名》谈王安忆小说的创作转变.pdfVIP

从《匿名》谈王安忆小说的创作转变.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匿名》谈王安忆小说的创作转变

作者:王静文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2018年第7期

摘要:王安忆是一位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如今都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作家。2015

年末,王安忆的新作《匿名》再一次表现出她创作上的转变,引起文坛的注意与讨论。本文以

探索新作《匿名》的创作转变为基点,回顾了王安忆整体的创作历程,并分别从创作视角、叙

事结构、文化意义等方面对其创作进行前后期对比,从而更加突出《匿名》中所体现出的新变

化。

关键词:王安忆《匿名》创作转变

王安忆是位迄今还活跃在文坛上并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作家,她在创作上的每一次转变都

为文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15年,王安忆携新作《匿名》归来,引起文坛轰动,《匿名》也

再一次地展现了王安忆在创作上的突破。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故事的发生点在当下,就像

发生在你我身边一样的普遍。故事由一起失踪案引出,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被阴错阳差

绑架的所谓的吴宝宝被人扔在荒山一点点找寻现代文明的过程,另一条线索为杨莹瑛自己搜集

线索寻找失踪的丈夫。以往的小说,王安忆表现出明确故事的发展,读者可循着思路一步步明

晰地走下去。可是,《匿名》却不同,王安忆在一开始便摆出一个巨大的问号,连主人公“他”

的身份都让人迷惑,“他”到底是不是吴宝宝?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被绑架之后的所谓

的吴宝宝的故事是混沌的,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另一边杨莹瑛寻夫虽明晰,但也只是不断地

引出更多疑团,会让读者觉得故事展开缓慢又拖沓,或者正如王安忆自己所说的:“我慢热,

请耐心点。”故事看似慢热背后也隐藏着王安忆关于文明的看法。

回顾王安忆的创作历程,她一直在不断地突破与创新。王安忆最初由雯雯系列登上文坛,

无论是她的《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还是《流逝》等作品都表现出她作为年轻人对生

活的热爱和对前途充满希冀。在《雨,沙沙沙》中,王安忆借女知青雯雯迷茫又单纯的内心来

表现一代青年人的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少女所有的清新。同样

作为知青的陈信,在返城后则发现城市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美好,大失所望后陈信开始意识

到返城并不是“终点”,“自己追求的目的地,应该再扩大些”。而作为资产阶级少奶奶的欧

阳端丽,面对“文革”的困难情景,却感受到了自食其力的喜悦,明白了时间“终究要留给人

们一些什么,它不会白白地流逝”的道理。可见,王安忆初期的小说创作表现出经受过那个时

代苦难的年轻人对生活的反思、憧憬以及美好向往。

创作于1984年底的《小鲍庄》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标志着王安忆的小说创作进入到第

二个阶段。与以阿城、郑万隆为代表的一些作家对“根”——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持认同与歌

颂的态度不同的是,王安忆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反讽的态度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

心——儒家的仁义精神。在《小鲍庄》中,随处可见“仁义”二字,最集中的体现便是捞渣舍

身救人,可是捞渣的举动并未唤醒小鲍庄的觉醒,那里依旧有很多个被压抑的小翠子、被歧视

的拾来与二婶和被流言逼疯的鲍秉德家的……本是仁义之乡的小鲍庄却用贫穷和愚昧筑起了对

外冷漠与封闭的行为方式。在第二个创作阶段,王安忆不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更对

人性进行反思。《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便是其中的代表。王安忆以“性”

作为切入点来探索男人和女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过性爱来探究生命的本体价值,从生命的

原生态来寻找生命的原动力。由此可见,以《小鲍庄》和“三恋”为代表的作品构成了王安忆

的“文化反思”小说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叔叔的故事》开始出现新的

解构性叙事模式,被看作先锋小说代表作的《纪实与虚构》是她深味“文学是创作,小说是虚

构”的结果,这些都预示着王安忆所开始的一系列新的尝试。到1999年的长篇小说《长恨歌》

标志着王安忆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长恨歌》共分为三部:第一部从上海最常见的弄堂

入手引出上海弄堂里最常见的女儿:王琦瑶。王琦瑶既是个体又是一类人,她的故事也正是许

许多多旧上海女性的代表。第二部是故事的高潮。王琦瑶开始进入人生的整合期,再度返回上

海,上海已不再如往日繁华。王琦瑶又再次回归为弄堂的女儿,仿佛故事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王琦瑶身边一直围绕着不同的男性,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于是,王琦瑶的家成为

会客的聚集地,他们为了吃喝费尽了心思,看似热闹实则空虚。第三部着重描写王琦瑶的女儿

薇薇——她是新一代上海女性的代表。既是王琦瑶所代表的老一代上海女性的延续

文档评论(0)

152****6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