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胰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技术的建立和临床-中华医学会.pdfVIP

提高胰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技术的建立和临床-中华医学会.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胰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技术的建立和临床-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2018

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提高胰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

推荐单位推荐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该项目组在国内率先提出根据胰腺癌不同病理和生物学行为,开

展综合治疗的观点;主张按照具体病理分期、部位及生物学特征,采

用合理手术方案并应用各种综合治疗手段。就此观点,重点开发了一

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如首次用胰腺癌二代基因测序揭示中国胰腺癌人

群的基因突变图谱,并在临床利用基因测序检出的靶点和PDX模型对

先导靶向药物进行筛选;首次在国际上论证了机器人胰腺恶性肿瘤手

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肿瘤根治性;通过科学规范淋巴结清

扫及消化道重建新技术提高手术切除率;在国内较早引进和应用术中

IORT技术等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应用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效益。项目组还在国内重点开展了胰腺癌的基础研究:对胰腺癌的发

生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并鉴定出多个胰腺癌预后标记物。

SCI收录代表性论文20篇,总IF88.371分,他引259次。主编专著

3部,参编7部。国内多家著名医疗单位先后将该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

临床,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提高和推动了胰腺

癌的整体疗效,为提高我国胰腺癌外科治疗的整体水平作出了一定的

贡献。该研究总体成果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

有效。同意推荐申报2018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简介属于医学领域的外科学。围绕提高胰腺癌临床诊治水平

建立了一系列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新技术。同时较深入的开展了应用

基础研究,取得以下重要创新性成果:

一、提高胰腺癌的总体生存率:

1.科学规范淋巴结清扫:回顾分析151例胰头癌根治术,并行小

样本前瞻性研究,发现第8、14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及19%,

据此首次提出淋巴结清扫应包括12a、12p、8p、14c/d,至此淋巴结

清扫数量从18.14枚增加到27.30枚,淋巴结阳性率(LNR)从0.06

提高到0.09。临床实践证实,遵循上述淋巴结清扫可明显提高患者长

期生存率。

2.胰肠吻合新技术:系将肠道与胰管间吻合改为与胰腺全层吻合。

其优点:①胰腺残面与空肠最大限度紧贴;②减少胰腺残面损伤和针

眼瘘。随访结果,胰瘘发生率从16%降至2.3%;总体并发症率由48%

降至19.5%。

3.国内首次建成胰腺导管腺癌PDX模型45例,临床结合基因测序

的结果对先导靶向药物进行筛选。目前已根据筛选的结果指导中晚期

胰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17例,相比同期经验治疗组(n=29),

R0切除率从26.3%提高到57.1%(P<0.01),1年生存率从7

4.1%提高到91.7%(P<0.01)。

二、实现胰腺癌的微创治疗:

1.首次在国际上论证了机器人胰腺恶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

性:①首次提出“隧道先行,自下而上,两翼外展,由近至远”的手

术入路。②机器人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两组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35.0%vs40.0%与1.7%vs

2.5%,无显著性差异。③肿瘤的根治性:机器人组与开腹组的R0

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中位及无病生存

期无显著性差异(25.0vs.24.0月,P=0.691;2

3.0vs.21.0月,P=0.673)。

2.首次实施国际上至今最大样本的“机器人辅助保留十二指肠胰

头切除术”。

三、基础研究:

1.分子标记物:首次报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蛋白标识物;证实

H2AK119单泛素化

水平及H3K27三甲基化水平与胰腺癌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2.分子机制:首次报道转录抑制因子Snail调控组蛋白泛素化水平

促进胰腺癌转移的详细机制;miR-329

文档评论(0)

152****2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